Manjaro安裝詳細教程——備份資料


一、前言(廢話)

  從2006年最早接觸windows 98至今,使用windows系統已經有13年,期間經歷98、xp、vista、win7、win8(8.1)、win10(PRO and LTSC),在2020年初,筆者決定轉移到Linux環境下使用,究其原因,自我歸納為以下幾點:

point1:windows有太多的功能是筆者不使用的或是不常使用的,而且卸載不掉(筆者推行極簡主義),雖然說后續嘗試使用過LTSC版本,但是還是感覺有點別扭(說不上為什么,我變得......淦!)

point2:windows對於現在的筆者來說,或許更像是一個娛樂系統(玩物喪志真的不可取!),而對於windows的使用,筆者制作了一個WTG的固態u盤

point3:相比與Linux缺乏自定義性(在遵守規則和制定規則之間,筆者更願意選擇后者!)

point4: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簡潔高效!簡潔高效!簡潔高效!相比於windows的鼠標操作,筆者更願意使用鍵盤

  在linux的眾多發行版中,筆者選擇了manjaro作為自己的使用系統,manjaro是Archlinux的一個分支(圖形化界面安裝,相比於父系的Archlinux純命令行安裝,manjaro比較適合linux初學者)。筆者電腦為神舟戰神K680E-G4D3(G4600+GTX1050Ti+8G),裝上manjaro后發熱同等於win10環境(幾乎不發熱,風扇基本無聲,相比於deepin15.11、ubuntu18.04,發熱不是一般的好,后兩者在之前的嘗試使用過程中都有硬盤發熱嚴重的bug),KDE的桌面環境效果也很不錯,再有一點,據說manjaro是linux發行版中對硬件支持較為完善和全面的(未考證)。在此記錄筆者的manjaro安裝詳細步驟及部分配置,旨在留存資料防止滾掛后重新找方法安裝。與其用時間去折騰系統,不如用來學習(哪怕是躺着玩手機也好啊)。

  在此有幾點需要注意:

attention1:manjaro是適合筆者的,但不一定適合其他人,對於系統選擇要有主見,實在沒有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排序去安裝使用一遍,筆者就是嘗試過了ubuntu、deepin、archlinux后選擇了manjaro

attention2:文章內容部分有參考網絡上的其他博客文章,筆者將參考的文章鏈接放到了文章結尾,需要的可以詳細觀看,如有侵權,必定刪除

attention3:文章有一定的參看價值,但不是萬能公式,如果按本教程進行安裝,請心急的讀者一定要一字一句看完本片文章再行動,必要時查看文末的參考文章及其他文章

attention4:在決定安裝前,一定要保持有良好的網絡,這里的良好不單單指網絡信號,更是指能夠確定網絡不會長時間斷流,必要時可以使用手機熱點,manjaro安裝時無法使用有線連接

 

二、制作啟動u盤及安裝系統

  1.在這里下載manjaro系統,筆者選擇KDE的版本

  2.在這里下載u盤制作工具,Rufus,相關設置如圖所示,在點擊開始之后,選擇DD模式(iso無法啟動)

2.事先關閉bios中的FastBoot以及SecureBoot,具體操作因人而異,然后開機選擇u盤啟動,會看到如圖所示的grub界面,此時按一下方向鍵的上或下,防止倒計時自動開始。圖片僅供參考,請看下面紅色文字的詳解:

part1:將第二行“tz”的時區選擇asia/shanghai,如圖所示

part2:將第三行“keytable”選擇us,如圖所示

part3:將第四行“lang”的選擇為中文/zh_cn,如圖所示

part4:第五行的“driver”可以不設置

part5:用方向鍵(上或下)移動到第六行“boot”的選項上,此時不要按回車,按下鍵盤上的“E”,進入編輯模式

part6:進入編輯界面后,方向鍵移動光標,找到“driver”的字眼,將原文的“driver=free”改為“driver=intel”並在后面加上xdriver=mesa acpi_osi=! acpi_osi="windows 2009",完整格式為{driver=intel空格xdriver=mesa空格acpi_osi=!空格acpi_osi="windows 2009"},注意windows 2009的雙引號不要丟,修改好后按下F10,就開始進入圖形安裝界面

 3.安裝manjaro

part1:進入live后,先在右下角的wif圖標上設置聯網,然后在彈窗左上角選擇“chinese(china)”,然后點擊下方的啟動安裝程序,如圖所示

part2:語言選擇“簡體中文”,然后“下一步”,如圖所示

part3:選擇上海位置(時區)以及默認的鍵盤,如圖所示

part4:自行划分區域(筆者在此是選擇的抹除磁盤,相當於全盤安裝,筆者是2SSD+1HDD,空間充足),圖片僅供參考

part5:填寫用戶信息,完成點擊“下一步”,圖片僅供參考

part6:檢查之前的設置,確定無誤后點擊“安裝”,圖片僅供參考

part7:安裝過程相對時間較長,大致在25-40分鍾內,會有進度條顯示,在這里或許會遇到進度條卡93%——Misc postinstall configurations,可以斷網安裝,稍等一會兒便安裝完成(如果在之前確保了網絡的暢通,這個93%很快就過去了),安裝完成后重啟進入系統

 

三、進入系統后的部分配置

1.確保聯網后,進行驅動安裝,進入“系統設置”,左側選擇“硬件設定”,點擊左邊的“Auto Install proprietary Driver”按鈕,系統此時會自動檢測硬件並安裝驅動,如圖所示

2.修改grub啟動項,防止開機、重啟、注銷等進不去桌面(重要步驟,否則一旦關機、重啟或注銷就進不去桌面環境

part1:按下“ctrl+alt+T”,啟動終端,在終端輸入

sudo nano /etc/default/grub

part2:在打開的文本開頭的幾行中找到“GRUB_CMDLINE_LINUX_DEFAULT”,在雙引號內容的后面加上“acpi_osi=! acpi_osi=windows 2009”,添加好以后按“ctrl+O”寫入,回車確定,最后按“ctrl+X”退出,如圖所示

part3:退出后輸入命令更新grub,此后就不會進不去桌面了,這其實是顯卡的問題,加上這段命令是讓linux認為這台機器是windows7,直接工作

sudo update-grub

3.更換國內鏡像源及安裝archlinuxcn-keyring

part1:輸入命令自動測試國內源速度,在彈出的窗口中選擇想要的更新源,如圖所示

sudo pacman-mirrors -i -c China -m rank

part2:刷新緩存

sudo pacman -Syy

part3:添加archlinuxcn的源

sudo nano /etc/pacman.conf

part4:在打開的文件內容末尾添加中科大的源,也可以添加其他源(此處以中科大為例),此處的源與前文的不影響,不需要完全匹配

[archlinuxcn]
SigLevel = Optional TrustedOnly
Server = https://mirrors.ustc.edu.cn/archlinuxcn/$arch

part5:再次刷新緩存,並導入archlinuxcn-keyring密鑰鏈

sudo pacman -Syy && sudo pacman -S archlinuxcn-keyring

4.在上述操作都完成后,使用命令如下命令完整地更新系統

sudo pacman -Syyu

 

四、總結

  此次步驟記錄是個人的安裝過程,對相同電腦的讀者可以按照教程操作,對其他電腦的讀者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畢竟本意不在寫教程,而是為了防止自己將來重裝時再去費時找資料,而對於其他方面的配置,如美化、安裝軟件、卸載不常用軟件等操作,網上教程很多,在此不再贅述,有需要的自行查閱。

  另:本篇步驟參考了部分網上的教程,在此表示感謝,也使用了一些網上的展示圖片,如果侵權請及時聯系筆者刪除相關圖片,下面是參考的博客文章

https://blog.csdn.net/Umbrella2B/article/details/84258951

https://zhuanlan.zhihu.com/p/61121513

https://ywnz.com/linuxaz/3504.html

https://www.jianshu.com/p/a8923df46873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