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樣器-HTTP請求
http之get請求:
http之post請求:
Content encoding:一般content encoding配置為utf8;或者iso8859
是一個實體消息首部,用於對特定媒體類型的數據進行壓縮。當這個首部出現的時候,它的值表示消息主體進行了何種方式的內容編碼轉換。這個消息首部用來告知客戶端應該怎樣解碼才能獲取在 Content-Type
中標示的媒體類型內容
參數Parameters:請求參數,當請求中需要參數時,選擇Parameters后點擊下方的Add添加一個鍵值對輸入欄,輸入相應的Key和Value(也就是Name和Value),如果參數值存在中文,則需要勾選Encode(編碼)☑️
消息體數據Body Data:請求參數
post請求-參數以name=zhangsan&age=15的格式,添加Context-Type =x-www-form-urlencoded
post請求-參數以json格式(需要配置http信息頭管理器,添加Context-Type = application/json)
參考另一篇文章,根據不同Context-Type來填寫參數

jmeter自動重定向與跟隨重定向區別:
自動重定向:HttpClient接收到請求后,如果請求中包含重定向請求,HttpClient是可以自動跳轉的,但是只針對GET和Head請求,勾選此項則“跟隨重定向”失效;自動重定向可以自動轉向到最終目標頁面,但是JMeter是不記錄重定向過程內容的,比如在查看結果樹中是無法找到重定向過程內容的(A重定向到B,此時只記錄B的內容不記錄A的內容,A的響應內容我們暫時且叫過程內容),如果此時你想做關聯,那就比較遺憾了,你無法關聯到。
跟隨重定向:Http Request取樣器的默認選項,但響應Code是3XX時(比如301是重定向),自動跳轉至目標地址。與自動重定向不同,JMeter會記錄重定向過程中的所有請求響應,在查看結果樹時可以看到服務器返回的內容,所以你可以對響應的內容做關聯比如你要測試登錄,你把POST請求改為跟隨重定向就可以了。
參考博客:https://www.cnblogs.com/yaohanbaby/p/7744214.html感謝博主!
使用KeepAlive:當該選項被選中時,jmeter 和目標服務器之間使用 Keep-Alive方式進行HTTP通信,默認選中。
支持的長鏈接形式:就是http協議基於tcp協議進行工作,http請求每一次發送請求的時候都要先使用tcp協議三次握手。如果你不使用keepalive,每一次發送請求的時候都需要通過tcp進行建立鏈接。如果勾選,就可以省去每一次請求的時候建立tcp的過程。但是http請求是無狀態的長鏈接,每一次請求都是一種獨立的。沒有流程性的,比如用戶購買一件商品,不需要走流程,比如再登錄-----,http請求就是每一個接口都可以進行獨立的調用。
高級設置:
Client implementation
實現:發送http請求的方式,可選項為java和HttpClient4,默認為HttpClient4;
超時(毫秒):Timeouts(milliseconds)
連接:連接超時時間,單位為毫秒;
響應:響應等待超時時間,單位為毫秒;
從HTML文件嵌入資源:
從HTML文件獲取所有內含的資源:當該選項被選中時,jmeter在發出HTTP請求並獲得響應的HTML文件內容后,還對該HTML進行解析 並獲取HTML中包含的所有資源(圖片、flash等),默認不選中,如果用戶只希望獲取頁面中的特定資源,可以在下方的Embedded URLs must match 文本框中填入需要下載的特定資源表達式,這樣,只有能匹配指定正則表達式的URL指向資源會被下載。
Parallel downloads:是否使用自設資源池,勾選后可設置大小;
Number:資源池大小,默認為6。
URLs must match:URL匹配過濾,填寫此項則只會下載與此內容項匹配的url的資源,例如要獲取http://example.com/下的所有資源,使用正則表達式http://example.com/.*;
源地址:只用於http協議且Implementation為HttpClient4的情況。
此屬性用於啟用IP欺騙。會重寫了這個http請求使用的默認本地IP地址。用於Jmeter主機具有多個IP地址(即IP別名、網絡接口、設備)的情況。該值可以是主機名、IP地址或網絡接口設備,如“ey0”或“l0”或“wlan0”。
- IP/Hostname:IP /主機名以使用特定的IP地址或(本地)主機名
- Device:選擇設備以選擇該接口的第一個可用地址,該設備可以是IPv4或IPv6。
- Device IPV4:選擇IPv4設備來選擇名稱設備的IPv4地址(如eth0, lo, em0);
- Device IPV6:選擇IPv6設備來選擇名稱設備的IPv4地址(如eth0, lo, em0);
Proxy Server(比如不想用本機的地址來發送Http請求而想使用代理服務器則填寫這部分)
服務器名稱或IP:代理服務器的名稱或者IP地址;
端口號:該代理的端口號;
用戶名:使用該代理的用戶名;
密碼:用戶密碼;
其他任務
Save response as MD5 hash:選中該項,在執行時僅記錄服務端響應數據的MD5值,而不記錄完整的響應數據。在需要進行數據量非常大的測試時,建議選中該項以減少取樣器記錄響應數據的開銷;
參考博文:https://blog.csdn.net/df0128/article/details/80496211 感謝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