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前:
2009年以前,一直用asp(非asp.net)語言開發網站,網頁調用數據等操作,是通過asp標簽<%%>嵌入到HTML標簽語言中。相隔八年后,聽說最近都是MVC后又什么前后端分離開發。
近兩年業余時間看了java基礎,spring基礎, spring mvc ,同時也學習了 javaScript, vue.js 相關框架。一句話,總之學習是學習,到實戰相差太遠,今天用postMan工具總算體會到了,首次使用,是在熱線網頁幫助下使用。操作步驟總結如下。
本文關鍵詞: Postman ,采用post非get方式, 傳遞數據是對象
1:Postman工具
Postman是一款功能強大的網頁調試與發送網頁HTTP請求的Chrome插件,其它現在都用得是安裝包
特別提醒搜索半天沒有中文版,百度網上視頻教程,看一篇視頻操作,界面還算人性化。
2:技能操作需求
Postman工具調試 ,傳遞是對象是信息,Infor(包含字段有 subject,content,submitTime,)
采用post方式而非 get方式請求
a)新建接口文件,操作步驟如圖
同時設置Content-Type(是指http/https發送信息至服務器時的內容編碼類型)application/json
Content-Type 實體頭部用於指示資源的MIME類型 media type 。
在響應中,Content-Type標頭告訴客戶端實際返回的內容的內容類型。瀏覽器會在某些情況下進行MIME查找,並不一定遵循此標題的值; 為了防止這種行為,可以將標題 X-Content-Type-Options 設置為 nosniff。
在請求中 (如POST 或 PUT),客戶端告訴服務器實際發送的數據類型。
因傳遞對象到服務器,對象是放在網頁body中,而不是跟在url后,通過JSON格式
{
"subject":"招聘的標題22",
"content":"招聘的內容1122"
}
學過javaScript知道,{ }即表示對象,對象中放的是字段.
b)在body選項中,設置要傳遞對象Infor的字段
{
"subject":"招聘的標題22",
"content":"招聘的內容1122"
}
關於此內容幾點說明
1){ } 在json或javaScript表示的是對象
2){}中間放的是屬性,不同屬性之間用逗號隔開
3)屬性用雙引號引起來,屬性名應與后端對象的屬性名相同。
4)屬性和屬性值之間用冒號隔開。屬性值也用又號號引起來。(疑問:true,false ,數字不應該用又雙相號,不過網頁中傳遞是字符串,最終可不可去引號后期注意)
c)在body選項中,設置要傳遞對象Infor的字段
點 url 右側 Send后,到數據后台就看到提交的數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