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生命周期(Systems Development Life Cycle,SDLC)
軟件生命周期又稱為軟件生存周期或系統開發生命周期,是軟件的產生直到報廢的生命周期,周期內有問題定義、可行性分析、總體描述、系統設計、編碼、調試和測試、驗收與運行、維護升級到廢棄等階段,這種按時間分程的思想方法是軟件工程中的一種思想原則,即按部就班、逐步推進,每個階段都要有定義、工作、審查、形成文檔以供交流或備查,以提高軟件的質量。但隨着新的面向對象的設計方法和技術的成熟,軟件生命周期設計方法的指導意義正在逐步減少。
軟件生存周期(software life cycle)又稱為軟件生命期,生存期。是指從形成開發軟件概念起,所開發的軟件使用以后,直到失去使用價值消亡為止的整個過程。一般來說,整個生存周期包括計划(定義)、開發、運行(維護)三個時期,每一個時期又划分為若干階段。每個階段有明確的任務,這樣使規模大、結構復雜和管理復雜的軟件開發變得容易控制和管理。
軟件生存周期過程
又叫軟件過程,軟件生存周期中的一系列相關過程。當開發產品或構建系統時,遵循一系列可預測的步驟(路線圖)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於及時交付高質量的產品。軟件開發中所遵循的路線圖就是軟件生存周期過程。
為了表述軟件開發需要做"什么活",引入三個概念:過程是活動的集合,活動是任務的集合,任務是把輸入轉換成輸出的操作。
軟件生存周期過程的重要性
軟件過程提高了軟件工程活動的穩定性、可控性和有組織性,如果沒有過程約束,軟件活動將失控並變得混亂。但是,現代軟件工程方法必須是靈活的,也就是要求軟件工程活動、控制以及文檔的編制適合於項目團隊和要開發的產品。
分類
- 基本過程
- 支持過程
- 組織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