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鏈路層的基本概念
數據發送模型
- 從主機到路由器
應用層准備數據;傳輸層把數據分成段,編上號;在網絡層給每一段加上IP地址和網絡層的一些信息;在數據鏈路層加上數據鏈路層的一些信息;然后變成比特流往上傳輸。
- 從路由器到路由器
如圖所示,數據每經過一個路由器都要經過同樣的三個過程:通過線路進行比特流的傳輸到達物理層;路由器接到數據之后檢查數據鏈路層中的MAC地址是否是指向自己的;如果是給自己的再看網絡層中數據幀的地址決定從哪個端口發出去(如何轉發)。
本章我們僅從數據鏈路層觀察幀的流動。
- 從計算機到路由器;
- 從路由器到路由器;
- 從路由器到計算機;
數據鏈路層的信道類型
數據鏈路層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以下兩種類型:
- 點對點信道:這種信道使用一對一的點對點通信方式。
- 廣播信道:這種信道使用一對多的光波通信方式,因此過程比較復雜。廣播信道上連接的主機很多,因此必須使用專門的共享信道協議來協調這些主機的數據發送。
鏈路與數據鏈路
鏈路:是一條點到點的物理線路段,中間沒有任何其他點。
- 一條鏈路只是一條通路的一個組成部分。
數據鏈路(data link):除了物理線路外,還必須有通信協議來控制這些數據的傳輸。若把實現這些協議的硬件和軟件加到鏈路上,就構成了數據鏈路。
- 現在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適配器(即網卡)來實現這些協議的硬件和軟件。
- 一般的適配器都包括了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這兩層的功能。
數據鏈路層傳輸的是幀
**數據鏈路層像個數字管道 **
- 常常在兩個對等的數據鏈路層之間畫出一個數字管道,而在這條數字管道上傳輸的數據單位是幀。
- 早期的數據通信協議曾叫作通信規程(procedure)。因此在數據鏈路層,規程和協議是同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