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ython中,總的來說有三種大的模式打開文件,分別是:a, w, r
當以a模式打開時,只能寫文件,而且是在文件末尾添加內容。
當以a+模式打開時,可以寫文件,也可讀文件,可是在讀文件的時候,會發現讀出來的數據為空,是因為a+模式是在文件末尾添加內容,所以其指針已經指到了文件末尾,所以讀出來的數據就是空的。
# 在文件末尾添加數據 f = open('test.txt','a+') f.write('test') f.close() # 讀出數據為空 f = open('test.txt','a+') print(f.read()) # 讀出數據 f = open('test.txt','a+') f.seek(0) # 將指針移動到首個字符前 print(f.read())
當以w模式打開時,只能寫文件,而且會直接將之前的數據給丟失。
當以w+模式,可讀可寫,但是如果想讀取的內容的話,只能在寫內容的時候,同時讀取其中的內容,相當於只能讀取出你剛剛寫入的內容,沒有意義
f = open('test.txt', 'w+') f.write('我不會喜歡你') f.seek(0) print(f.read()) f.close()
當以r模式打開文件時,只能讀取文件。
當以r+模式打開文件時,可讀可寫文件。如果是讀取文件,會從首個字符開始讀取數據,如果是以該模式打開文件,就寫數據,則會從首個字符開始寫,並一個一個字符的向后面覆蓋。如果想從末尾添加內容,則可先read()然后在向其中添加數據。
# 第一次寫入內容 f = open('test.txt', 'r+') f.write('我不會喜歡你') # 內容為:我不會喜歡你 f.close() # 第二次寫入 f = open('test.txt', 'r+') f.write('其實我') f.close() # 內容為: 其實我喜歡你 # 第三次寫入 f = open('test.txt', 'r+') print(f.read()) # 內容為: 其實我喜歡你 f.write(', I love you') f.close() # 內容為: 其實我喜歡你, I love you
自我感覺r+模式可以多加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