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細說 Java 主流日志工具庫
在項目開發中,為了跟蹤代碼的運行情況,常常要使用日志來記錄信息。
在 Java 世界,有很多的日志工具庫來實現日志功能,避免了我們重復造輪子。
我們先來逐一了解一下主流日志工具。
日志框架
java.util.logging (JUL)
JDK1.4 開始,通過 java.util.logging
提供日志功能。
它能滿足基本的日志需要,但是功能沒有 Log4j 強大,而且使用范圍也沒有 Log4j 廣泛。
Log4j
Log4j 是 apache 的一個開源項目,創始人 Ceki Gulcu。
Log4j 應該說是 Java 領域資格最老,應用最廣的日志工具。從誕生之日到現在一直廣受業界歡迎。
Log4j 是高度可配置的,並可通過在運行時的外部文件配置。它根據記錄的優先級別,並提供機制,以指示記錄信息到許多的目的地,諸如:數據庫,文件,控制台,UNIX 系統日志等。
Log4j 中有三個主要組成部分:
- loggers - 負責捕獲記錄信息。
- appenders - 負責發布日志信息,以不同的首選目的地。
- layouts - 負責格式化不同風格的日志信息。
Logback
Logback 是由 log4j 創始人 Ceki Gulcu 設計的又一個開源日記組件,目標是替代 log4j。
logback 當前分成三個模塊:logback-core
、logback-classic
和 logback-access
。
logback-core
- 是其它兩個模塊的基礎模塊。logback-classic
- 是 log4j 的一個 改良版本。此外logback-classic
完整實現 SLF4J API 使你可以很方便地更換成其它日記系統如 log4j 或 JDK14 Logging。logback-access
- 訪問模塊與 Servlet 容器集成提供通過 Http 來訪問日記的功能。
Log4j2
按照官方的說法,Log4j2 是 Log4j 和 Logback 的替代。
Log4j2 架構:
Log4j vs Logback vs Log4j2
按照官方的說法,Log4j2 大大優於 Log4j 和 Logback。
那么,Log4j2 相比於先問世的 Log4j 和 Logback,它具有哪些優勢呢?
- Log4j2 旨在用作審計日志記錄框架。 Log4j 1.x 和 Logback 都會在重新配置時丟失事件。 Log4j 2 不會。在 Logback 中,Appender 中的異常永遠不會對應用程序可見。在 Log4j 中,可以將 Appender 配置為允許異常滲透到應用程序。
- Log4j2 在多線程場景中,異步 Loggers 的吞吐量比 Log4j 1.x 和 Logback 高 10 倍,延遲低幾個數量級。
- Log4j2 對於獨立應用程序是無垃圾的,對於穩定狀態日志記錄期間的 Web 應用程序來說是低垃圾。這減少了垃圾收集器的壓力,並且可以提供更好的響應時間性能。
- Log4j2 使用插件系統,通過添加新的 Appender、Filter、Layout、Lookup 和 Pattern Converter,可以非常輕松地擴展框架,而無需對 Log4j 進行任何更改。
- 由於插件系統配置更簡單。配置中的條目不需要指定類名。
- 支持自定義日志等級。
- 支持 lambda 表達式。
- 支持消息對象。
- Log4j 和 Logback 的 Layout 返回的是字符串,而 Log4j2 返回的是二進制數組,這使得它能被各種 Appender 使用。
- Syslog Appender 支持 TCP 和 UDP 並且支持 BSD 系統日志。
- Log4j2 利用 Java5 並發特性,盡量小粒度的使用鎖,減少鎖的開銷。
日志門面
何謂日志門面?
日志門面是對不同日志框架提供的一個 API 封裝,可以在部署的時候不修改任何配置即可接入一種日志實現方案。
common-logging
common-logging 是 apache 的一個開源項目。也稱Jakarta Commons Logging,縮寫 JCL。
common-logging 的功能是提供日志功能的 API 接口,本身並不提供日志的具體實現(當然,common-logging 內部有一個 Simple logger 的簡單實現,但是功能很弱,直接忽略),而是在運行時動態的綁定日志實現組件來工作(如 log4j、java.util.loggin)。
slf4j
全稱為 Simple Logging Facade for Java,即 java 簡單日志門面。
什么,作者又是 Ceki Gulcu!這位大神寫了 Log4j、Logback 和 slf4j,專注日志組件開發五百年,一直只能超越自己。
類似於 Common-Logging,slf4j 是對不同日志框架提供的一個 API 封裝,可以在部署的時候不修改任何配置即可接入一種日志實現方案。但是,slf4j 在編譯時靜態綁定真正的 Log 庫。使用 SLF4J 時,如果你需要使用某一種日志實現,那么你必須選擇正確的 SLF4J 的 jar 包的集合(各種橋接包)。
common-logging vs slf4j
slf4j 庫類似於 Apache Common-Logging。但是,他在編譯時靜態綁定真正的日志庫。這點似乎很麻煩,其實也不過是導入橋接 jar 包而已。
slf4j 一大亮點是提供了更方便的日志記錄方式:
不需要使用logger.isDebugEnabled()
來解決日志因為字符拼接產生的性能問題。slf4j 的方式是使用{}
作為字符串替換符,形式如下:
logger.debug("id: {}, name: {} ", id, name);
總結
綜上所述,使用 slf4j + Logback 可謂是目前最理想的日志解決方案了。
接下來,就是如何在項目中實施了。
實施日志解決方案
使用日志解決方案基本可分為三步:
- 引入 jar 包
- 配置
- 使用 API
常見的各種日志解決方案的第 2 步和第 3 步基本一樣,實施上的差別主要在第 1 步,也就是使用不同的庫。
引入 jar 包
這里首選推薦使用 slf4j + logback 的組合。
如果你習慣了 common-logging,可以選擇 common-logging+log4j。
強烈建議不要直接使用日志實現組件(logback、log4j、java.util.logging),理由前面也說過,就是無法靈活替換日志庫。
還有一種情況:你的老項目使用了 common-logging,或是直接使用日志實現組件。如果修改老的代碼,工作量太大,需要兼容處理。在下文,都將看到各種應對方法。
注:據我所知,當前仍沒有方法可以將 slf4j 橋接到 common-logging。如果我孤陋寡聞了,請不吝賜教。
slf4j 直接綁定日志組件
slf4j + logback
添加依賴到 pom.xml 中即可。
logback-classic-1.0.13.jar 會自動將 slf4j-api-1.7.21.jar 和 logback-core-1.0.13.jar 也添加到你的項目中。
<dependency> <groupId>ch.qos.logback</groupId> <artifactId>logback-classic</artifactId> <version>1.0.13</version> </dependency>
slf4j + log4j
添加依賴到 pom.xml 中即可。
slf4j-log4j12-1.7.21.jar 會自動將 slf4j-api-1.7.21.jar 和 log4j-1.2.17.jar 也添加到你的項目中。
<dependency>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slf4j-log4j12</artifactId> <version>1.7.21</version> </dependency>
slf4j + java.util.logging
添加依賴到 pom.xml 中即可。
slf4j-jdk14-1.7.21.jar 會自動將 slf4j-api-1.7.21.jar 也添加到你的項目中。
<dependency>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slf4j-jdk14</artifactId> <version>1.7.21</version> </dependency>
slf4j 兼容非 slf4j 日志組件
在介紹解決方案前,先提一個概念——橋接
什么是橋接呢
假如你正在開發應用程序所調用的組件當中已經使用了 common-logging,這時你需要 jcl-over-slf4j.jar 把日志信息輸出重定向到 slf4j-api,slf4j-api 再去調用 slf4j 實際依賴的日志組件。這個過程稱為橋接。下圖是官方的 slf4j 橋接策略圖:
從圖中應該可以看出,無論你的老項目中使用的是 common-logging 或是直接使用 log4j、java.util.logging,都可以使用對應的橋接 jar 包來解決兼容問題。
slf4j 兼容 common-logging
<dependency>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jcl-over-slf4j</artifactId> <version>1.7.12</version> </dependency>
slf4j 兼容 log4j
<dependency>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log4j-over-slf4j</artifactId> <version>1.7.12</version> </dependency>
slf4j 兼容 java.util.logging
<dependency>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jul-to-slf4j</artifactId> <version>1.7.12</version> </dependency>
spring 集成 slf4j
做 java web 開發,基本離不開 spring 框架。很遺憾,spring 使用的日志解決方案是 common-logging + log4j。
所以,你需要一個橋接 jar 包:logback-ext-spring。
<dependency> <groupId>ch.qos.logback</groupId> <artifactId>logback-classic</artifactId> <version>1.1.3</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logback-extensions</groupId> <artifactId>logback-ext-spring</artifactId> <version>0.1.2</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jcl-over-slf4j</artifactId> <version>1.7.12</version> </dependency>
common-logging 綁定日志組件
common-logging + log4j
添加依賴到 pom.xml 中即可。
<dependency> <groupId>commons-logging</groupId> <artifactId>commons-logging</artifactId> <version>1.2</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log4j</groupId> <artifactId>log4j</artifactId> <version>1.2.17</version> </dependency>
使用 API
slf4j 用法
使用 slf4j 的 API 很簡單。使用LoggerFactory
初始化一個Logger
實例,然后調用 Logger 對應的打印等級函數就行了。
import org.slf4j.Logger; import org.slf4j.LoggerFactory; public class App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ger log = LoggerFactory.getLogger(App.class);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msg = "print log, current level: {}"; log.trace(msg, "trace"); log.debug(msg, "debug"); log.info(msg, "info"); log.warn(msg, "warn"); log.error(msg, "error"); } }
common-logging 用法
common-logging 用法和 slf4j 幾乎一樣,但是支持的打印等級多了一個更高級別的:fatal。
此外,common-logging 不支持{}
替換參數,你只能選擇拼接字符串這種方式了。
import org.apache.commons.logging.Log; import org.apache.commons.logging.LogFactory; public class JclTest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 log = LogFactory.getLog(JclTest.class);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msg = "print log, current level: "; log.trace(msg + "trace"); log.debug(msg + "debug"); log.info(msg + "info"); log.warn(msg + "warn"); log.error(msg + "error"); log.fatal(msg + "fatal"); } }
log4j2 配置
log4j2 基本配置形式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Configuration> <Properties> <Property name="name1">value</property> <Property name="name2" value="value2"/> </Properties> <Filter type="type" ... /> <Appenders> <Appender type="type" name="name"> <Filter type="type" ... /> </Appender> ... </Appenders> <Loggers> <Logger name="name1"> <Filter type="type" ... /> </Logger> ... <Root level="level"> <AppenderRef ref="name"/> </Root> </Loggers> </Configuration>
配置示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Configuration status="debug" strict="true" name="XMLConfigTest" packages="org.apache.logging.log4j.test"> <Properties> <Property name="filename">target/test.log</Property> </Properties> <Filter type="ThresholdFilter" level="trace"/> <Appenders> <Appender type="Console" name="STDOUT"> <Layout type="PatternLayout" pattern="%m MDC%X%n"/> <Filters> <Filter type="MarkerFilter" marker="FLOW" onMatch="DENY" onMismatch="NEUTRAL"/> <Filter type="MarkerFilter" marker="EXCEPTION" onMatch="DENY" onMismatch="ACCEPT"/> </Filters> </Appender> <Appender type="Console" name="FLOW"> <Layout type="PatternLayout" pattern="%C{1}.%M %m %ex%n"/><!-- class and line number --> <Filters> <Filter type="MarkerFilter" marker="FLOW" onMatch="ACCEPT" onMismatch="NEUTRAL"/> <Filter type="MarkerFilter" marker="EXCEPTION" onMatch="ACCEPT" onMismatch="DENY"/> </Filters> </Appender> <Appender type="File" name="File" fileName="${filename}"> <Layout type="PatternLayout"> <Pattern>%d %p %C{1.} [%t] %m%n</Pattern> </Layout> </Appender> </Appenders> <Loggers> <Logger name="org.apache.logging.log4j.test1" level="debug" additivity="false"> <Filter type="ThreadContextMapFilter"> <KeyValuePair key="test" value="123"/> </Filter> <AppenderRef ref="STDOUT"/> </Logger> <Logger name="org.apache.logging.log4j.test2" level="debug" additivity="false"> <AppenderRef ref="File"/> </Logger> <Root level="trace"> <AppenderRef ref="STDOUT"/> </Root> </Loggers> </Configuration>
logback 配置
<configuration>
- 作用:
<configuration>
是 logback 配置文件的根元素。 - 要點
- 它有
<appender>
、<logger>
、<root>
三個子元素。
- 它有
<appender>
- 作用:將記錄日志的任務委托給名為 appender 的組件。
- 要點
- 可以配置零個或多個。
- 它有
<file>
、<filter>
、<layout>
、<encoder>
四個子元素。
- 屬性
- name:設置 appender 名稱。
- class:設置具體的實例化類。
<file>
- 作用:設置日志文件路徑。
<filter>
- 作用:設置過濾器。
- 要點
- 可以配置零個或多個。
<layout>
- 作用:設置 appender。
- 要點
- 可以配置零個或一個。
- 屬性
- class:設置具體的實例化類。
<encoder>
- 作用:設置編碼。
- 要點
- 可以配置零個或多個。
- 屬性
- class:設置具體的實例化類。
<logger>
- 作用:設置 logger。
- 要點
- 可以配置零個或多個。
- 屬性
- name
- level:設置日志級別。不區分大小寫。可選值:TRACE、DEBUG、INFO、WARN、ERROR、ALL、OFF。
- additivity:可選值:true 或 false。
<appender-ref>
- 作用:appender 引用。
- 要點
- 可以配置零個或多個。
<root>
- 作用:設置根 logger。
- 要點
- 只能配置一個。
- 除了 level,不支持任何屬性。level 屬性和
<logger>
中的相同。 - 有一個子元素
<appender-ref>
,與<logger>
中的相同。
完整的 logback.xml 參考示例
在下面的配置文件中,我為自己的項目代碼(根目錄:org.zp.notes.spring)設置了五種等級:
TRACE、DEBUG、INFO、WARN、ERROR,優先級依次從低到高。
因為關注 spring 框架本身的一些信息,我增加了專門打印 spring WARN 及以上等級的日志。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 logback中一共有5種有效級別,分別是TRACE、DEBUG、INFO、WARN、ERROR,優先級依次從低到高 --> <configuration scan="true" scanPeriod="60 seconds" debug="false"> <property name="DIR_NAME" value="spring-helloworld"/> <!-- 將記錄日志打印到控制台 --> <appender name="STDOUT" class="ch.qos.logback.core.ConsoleAppender"> <encoder> <pattern>%d{HH:mm:ss.SSS} [%thread] [%-5p] %c{36}.%M - %m%n</pattern> </encoder> </appender> <!-- RollingFileAppender begin --> <appender name="ALL"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RollingFileAppender"> <!-- 根據時間來制定滾動策略 --> <rollingPolicy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TimeBasedRollingPolicy"> <fileNamePattern>${user.dir}/logs/${DIR_NAME}/all.%d{yyyy-MM-dd}.log</fileNamePattern> <maxHistory>30</maxHistory> </rollingPolicy> <!-- 根據文件大小來制定滾動策略 --> <triggeringPolicy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SizeBasedTriggeringPolicy"> <maxFileSize>30MB</maxFileSize> </triggeringPolicy> <encoder> <pattern>%d{HH:mm:ss.SSS} [%thread] [%-5p] %c{36}.%M - %m%n</pattern> </encoder> </appender> <appender name="ERROR"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RollingFileAppender"> <!-- 根據時間來制定滾動策略 --> <rollingPolicy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TimeBasedRollingPolicy"> <fileNamePattern>${user.dir}/logs/${DIR_NAME}/error.%d{yyyy-MM-dd}.log</fileNamePattern> <maxHistory>30</maxHistory> </rollingPolicy> <!-- 根據文件大小來制定滾動策略 --> <triggeringPolicy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SizeBasedTriggeringPolicy"> <maxFileSize>10MB</maxFileSize> </triggeringPolicy> <filter class="ch.qos.logback.classic.filter.LevelFilter"> <level>ERROR</level> <onMatch>ACCEPT</onMatch> <onMismatch>DENY</onMismatch> </filter> <encoder> <pattern>%d{HH:mm:ss.SSS} [%thread] [%-5p] %c{36}.%M - %m%n</pattern> </encoder> </appender> <appender name="WARN"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RollingFileAppender"> <!-- 根據時間來制定滾動策略 --> <rollingPolicy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TimeBasedRollingPolicy"> <fileNamePattern>${user.dir}/logs/${DIR_NAME}/warn.%d{yyyy-MM-dd}.log</fileNamePattern> <maxHistory>30</maxHistory> </rollingPolicy> <!-- 根據文件大小來制定滾動策略 --> <triggeringPolicy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SizeBasedTriggeringPolicy"> <maxFileSize>10MB</maxFileSize> </triggeringPolicy> <filter class="ch.qos.logback.classic.filter.LevelFilter"> <level>WARN</level> <onMatch>ACCEPT</onMatch> <onMismatch>DENY</onMismatch> </filter> <encoder> <pattern>%d{HH:mm:ss.SSS} [%thread] [%-5p] %c{36}.%M - %m%n</pattern> </encoder> </appender> <appender name="INFO"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RollingFileAppender"> <!-- 根據時間來制定滾動策略 --> <rollingPolicy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TimeBasedRollingPolicy"> <fileNamePattern>${user.dir}/logs/${DIR_NAME}/info.%d{yyyy-MM-dd}.log</fileNamePattern> <maxHistory>30</maxHistory> </rollingPolicy> <!-- 根據文件大小來制定滾動策略 --> <triggeringPolicy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SizeBasedTriggeringPolicy"> <maxFileSize>10MB</maxFileSize> </triggeringPolicy> <filter class="ch.qos.logback.classic.filter.LevelFilter"> <level>INFO</level> <onMatch>ACCEPT</onMatch> <onMismatch>DE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