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ython中:
1.任何非零數字或非空對象都為真
2.數字零、空對象以及特殊對象None都被認作是假
3.比較和相等測試會遞歸地應用在數據結構中
4.比較和相等測試會返回True或False(1和0的特殊版本)
5.布爾and和or運算符會返回真或假的操作對象
Python中有三種布爾表達式運算符:
1.X and Y
2.X or Y
3.not X
代碼示例:
1、值比較會返回True或False作為其真值結果(其實是整數1和0的特殊版本,打印時不同但其實完全一樣)。
2、and 和 or 運算符總會返回對象(不是運算符左側的對象就是右側的對象),而不是值 True 或 False。
如果我們在 if 或其他語句中測試其結果,總會如預期的結果那樣(每個對象的本質上不是真就是假)。
3、and 和 or 會執行短路運算。具體來講,從左向右判斷,and 遇到第一個值為 FALSE 的對象,就會停止;or 則是遇到第一個值為 TRUE 的對象就停止。
4、not 將一個對象的布爾值取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