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測一個軟件工程師的計算機網絡知識水平與網絡編程技能水平?


主要參考歷年408考試題目,以及對實驗的簡單改編題目

一、選擇題

1.(2019年408-35題)對於滑動窗口協議,如果分組序號采用 3 比特編號,發送窗口大小為5,則接收窗口最大是()
A. 2
B. 3
C. 4
D. 5

解析:B ,發送窗口大小 + 接收窗口大小 <= 2^n,在此發送窗口大小為5,故滿足條件的接收窗口最大為3.

2.(2019年408-37題)若將 101.200.16.0/20 划分為 5 個子網,則可能的最小子網的可分IP 地址數是()
A. 126
B. 254
C. 510
D. 1022

解析:B ,考慮變長子網,其實題目中有一個詞可以體現,“最小”子網,如果是普通的子網划分,不存在所謂的最小子網,因為用4位來划分的話就是固定的510個用戶,但是如果你用的是變長子網划分,就可以考慮他的“最小”情況,即每一位bit划分一個子網(不用變長的話是每一位bit划分2個子網)那么加上原有的一個子網,需要划分5個子網就一共需要4個bit,那么就只剩下2^8-2=254個用戶地址,這就是最小的情況

3.(2019年408-37題)若主機甲主動發起一個與主機乙的TCP連接,甲、乙選擇的初始序列號分別為 2018 和 2046,則第三次握手 TCP 段的確認序列號是()
A. 2018
B. 2019
C. 2046
D. 2047

解析:D , 第三次握手為甲對乙的序號的確認,會占用一個序號,故為2046+1=2047

4.A、B兩個網絡,IP均為靜態分配,且IP段不同。當一台主機從一個A網絡移到B一個網絡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必須改變它的IP地址和MAC地址
B、必須改變它的IP地址,但不需改動MAC地址
C、必須改變它的MAC地址,但不需改動IP地址
D、MAC地址、IP地址都不需改動

解析:B ,原來情況下A,B是兩個不同的局域網,IP段不同,當然默認網關路由也不同。如果主機從A網絡移動到B網絡,為了能夠上網,必須更改IP地址與B網絡相同的網段,這樣才會被B網絡視為本網絡內的主機,才能上網。MAC地址一般是不需要改動的,有ARP協議可以自動的讓網關路由器得知本主機的MAC地址。

5.(2018年408-35題)下列網絡設備中,能夠抑制廣播風暴的是()
Ⅰ 中繼器Ⅱ 集線器Ⅲ 網橋Ⅳ 路由器
A.僅Ⅰ 和Ⅱ
B.僅Ⅲ
C.僅Ⅲ 和Ⅳ
D.僅Ⅳ

解析:C ,沖突域:在同一個沖突域中的每一個節點都能收到所有被發送的幀;沖突域是基於第一層(物理層);廣播域是基於第二層(鏈路層);中繼器和集線器屬於第一層設備,所以分割不了沖突域;物理層設備中繼器和集線器既不隔離沖突域也不隔離廣播域;交換機和網橋屬於第二層設備,所以能分割沖突域;網橋可隔離沖突域,但不隔離廣播域;路由器屬於第三層設備,所以既能分割沖突域又能分割廣播域。VLAN(即虛擬局域網)也可隔離廣播域。對於不隔離廣播域的設備,它們互連的不同網絡都屬於同一個廣播域,因此擴大了廣播域的范圍,更容易產生網絡風暴。

6.(2011年408-37題)在子網192.168.4.0/30中,能接收目的地址為192.168.4.3的IP分組的最大主機數是()
A、0
B、1
C、2
D、4

解析:C ,網絡192.168.4.0/30的地址范圍是192.168.4.0/30~192.168.4.3/30,可有(4-2=2)個主機。主機位為全1時,即192.168.4.3,是廣播地址,因此網內所有主機都能收到。

7.(2011年408-36題)主機甲向主機乙發送一個(SYN=1,seq=11220)的TCP段,期望與主機乙建立TCP連接,若主機乙接受該連接請求,則主機乙向主機甲發送的正確的TCP段可能是()
A. (SYN=0,ACK=0,seq=11221,ack=11221)
B. (SYN=1,ACK=1,seq=11220,ack=11220)
C. (SYN=1,ACK=1,seq=11221,ack=11221)
D. (SYN=0,ACK=0,seq=11220,ack=11220)

解析:C , 乙確認報文起碼將標志位SYN和ACK置為1,表示對甲的報文段的確認,此外,不附帶消息,但是占用ack字符1個,所以ack=11221,seq為乙的起始接收消息的編號是任意的,故滿足條件的選項為C。

8.(百度文庫)在實現基於TCP的網絡應用程序時,服務器端正確的處理流程是(   ) 
A、socket() -> bind() -> listen() -> connect() -> read()/write() -> close()
B、socket() -> bind() -> listen() -> read()/write() -> close()
C、socket() -> bind() -> listen() -> accept() -> read()/write() -> close() 
D、socket() -> connect() -> read()/write() -> close()

解析:C,與實驗內容相關,詳見TCP基本原理博客。

二、簡答題

1.(百度文庫)設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路由表:

目的網絡 子網掩碼 下一跳

128.96.39.0 255.255.255.128 接口m0

128.96.39.128 255.255.255.128 接口m1

128.96.40.0 255.255.255.128 R2

192.4.153.0 255.255.255.192 R3

*(默認) —— R4

現共收到5個分組,其目的地址分別為:

(1)128.96.39.10

(2)128.96.40.12

(3)128.96.40.151

(4)192.4.153.17

(5)192.4.153.90

試分別計算其下一跳。

參考答案:
(1)分組的目的站IP地址為:128.96.39.10。先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28相與,得128.96.39.0,可見該分組經接口m0轉發。
(2)分組的目的IP地址為:128.96.40.12。
① 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28相與得128.96.40.0,不等於128.96.39.0。
② 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28相與得128.96.40.0,經查路由表可知,該項分組經R2轉發。
(3)分組的目的IP地址為:128.96.40.151,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28相與后得128.96.40.128,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92相與后得128.96.40.128,經查路由表知,該分組轉發選擇默認路由,經R4轉發。
(4)分組的目的IP地址為:192.4.153.17。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28相與后得192.4.153.0。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92相與后得192.4.153.0,經查路由表知,該分組經R3轉發。
(5)分組的目的IP地址為:192.4.153.90,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28相與后得192.4.153.0。與子網掩碼255.255.255.192相與后得192.4.153.64,經查路由表知,該分組轉發選擇默認路由,經R4轉發。

2.簡述訪問TCP三次握手基本原理。

3.(百度文庫)按照下圖簡述ARP協議的工作原理。

解析:假設主機HOST1欲向本局域網上的主機HOST2發送一個IP數據報。
1)主機HOST1先在自己的ARP高速緩存中查看有無主機HOST2的IP地址對應的MAC地址。如有,就將此MAC地址寫到封裝IP數據報的MAC幀的目的MAC地址字段,發出該MAC幀。
2)若無,那么,主機HOST1就自動運行ARP,按以下步驟找出主機HOST2的MAC地址。- 發送ARP廣播,通知所在局域網內的主機- 收到該ARP請求的主機檢驗數據幀中的IP地址是否和本機地址相同,若相同則是尋找自己的MAC地址,返回ARP應答報文並保存報文中源主機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若不相同則丟棄。

4.(2017年408) 甲乙雙方均采用后退N幀協議(GBN)進行持續的雙向數據傳輸,且雙方始終采用捎帶確認,幀長均為1000 B。Sx,y和Rx,y分別表示甲方和乙方發送的數據幀,其中:x是發送序號;y是確認序號(表示希望接收對方的下一幀序號);數據幀的發送序號和確認序號字段均為3比特。信道傳輸速率為100 Mbps,RTT=0.96 ms。下圖給出了甲方發送數據幀和接收數據幀的兩種場景,其中t0為初始時刻,此時甲方的發送和確認序號均為0,t1時刻甲方有足夠多的數據待發送。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對於圖(a),t0時刻到t1時刻期間,甲方可以斷定乙方已正確接收的數據幀數是多少?正確 接收的是哪幾個幀(請用Sx,y形式給出)?
(2)對於圖(a),從t1時刻起,甲方在不出現超時且未收到乙方新的數據幀之前,最多還可以發送多少個數據幀?其中第一個幀和最后一個幀分別是哪個(請用Sx,y形式給出)?
(3)對於圖(b),從t1時刻起,甲方在不出現新的超時且未收到乙方新的數據幀之前,需要重發多少個數據幀?重發的第一個幀是哪個(請用Sx,y形式給出)?

答案解析:
(1)、t0時刻到t1時刻期間,甲方可以斷定乙方已正確接收了3個數據幀,分別是S0,0、 S1,0、S2,0。
(2)、從t1時刻起,甲方最多還可以發送5個數據幀,其中第一個幀是S5,2,最后一個數據幀是S1,2。
(3)、甲方需要重發3個數據幀,重發的第一個幀是S2,3。

5.(原創) 簡述訪問www.ustc.edu.cn的過程中從域名獲得IP地址可能經歷的情況。

解析:本地主機輸入域名后,先查找本地主機緩存中的DNS信息,(一般hosts文件中設置的DNS解析僅用於測試),如果在本地緩存DNS中沒有找到,則執行遞歸查詢:

  • 向本地DNS服務器LDNS (local DNS)發出查詢請求,如果找到www.ustc.edu.cn對應的ip地址,就直接獲取,如果沒有找到,LDNS服務器會向根服務器發出查詢請求.
  • 根服務器將頂級域名.cn服務器的IP地址返還給LDNS服務器.
  • LDNS服務器向頂級域名服務器.cn發出查詢請求,頂級域名服務器將edu.cn對應的二級域名服務器ip地址返還給LNDS服務器.
  • 后續過程同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