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Go語言-GoLand(編譯器)-Windows(平台)


本文章適合那些想入門Go語言,卻又不知道如何搭建自己的第一個HelloWorld的同學。

推薦幾個Go語言相關學習網站:

C語言中文網: http://c.biancheng.net/golang/

Go語言中文網(上面有官方中文參考文檔):https://studygolang.com/

 

本文章使用的編譯器為GoLand,不使用此編譯器的可以划過(雖然還有其他免費IDE,但是個人感覺GoLand較為好用)。

 

一:Go語言背景

首先介紹一些關於Go語言的背景知識,內容大多百度來的,已經了解的同學直接跳過。

Go(又稱 Golang)是 Google 的 Robert Griesemer,Rob Pike 及 Ken Thompson 開發的一種靜態強類型編譯型語言。Go 語言語法與 C 相近,但功能上有:內存安全,GC(垃圾回收),結構形態及 CSP-style 並發計算

羅伯特·格瑞史莫(Robert Griesemer),羅勃·派克(Rob Pike)及肯·湯普遜(Ken Thompson)於2007年9月開始設計Go,稍后Ian Lance Taylor、Russ Cox加入項目。Go是基於Inferno操作系統所開發的。Go於2009年11月正式宣布推出,成為開放源代碼項目,並在LinuxMac OS X平台上進行了實現,后來追加了Windows系統下的實現。在2016年,Go被軟件評價公司TIOBE 選為“TIOBE 2016 年最佳語言”。 目前,Go每半年發布一個二級版本(即從a.x升級到a.y)(百度百科)

Go語言的優缺點可以自行百度,例如:https://blog.csdn.net/v157688/article/details/92805304

二:第一個HelloWorld

2.1  Go語言開發環境配置

Go語言開發環境下載地址:https://studygolang.com/dl (選擇Microsoft Windows版本下載)

下載后,打開安裝,然后點擊Next。

繼續Next。

 

 

 

 到這步,選擇安裝路徑,我選的是D:\Go\,這個路徑就是后面提到的GOROOT路徑(重要),選好之后點Next。

 

 

 繼續點Install安裝。然后等兩分鍾就裝完了。

 

 

 最后點Finish,這樣,Go語言開發環境就安裝完成了。

還有一步,配置Go的環境變量:

 

 

 然后打開Path,添加環境變量:

 

 

 這個時候,打開cmd,輸入 go versioin就會出來當前安裝的Go語言環境版本。我安裝的版本為go1.13.5

 

 

 到此,Go語言環境就安裝完成了。

2.2  HelloWorld

我用的Go語言編譯器是GoLand。

GoLand下載地址:https://www.jetbrains.com/go/

GoLand破解教程:https://studygolang.com/articles/21812?fr=sidebar

GoLand的安裝就不寫了,隨便安裝,安裝好后,打開如下圖:

 這時候我們點New Project,創建新項目。

 

創建項目的一些配置,下面的GOROOT就自動識別出我們剛安裝的Go語言環境。

 

 

創建后如下圖:

 

 

接下來,我們配置一下,我們的目錄結構(包結構)

bin文件目錄:用於存放編譯\生成后的可執行文件(exe)

src文件目錄:用於存放源代碼

go.mod包管理文件就放在src下面就行。

 

 

 

 之后,我們還要設置GOPATH、Module GOPATH路徑。

 在GoLand中,選擇File->Settings,打開設置

 

這個時候,基本的配都設置好了,下面開始HelloWorld程序編寫。

右擊main包,選擇New->Go File,新建Go文件。這里我們選擇Simple Application ,對於要生成一個主入口程序文件,我們選Simple Application,這個和Empty File沒什么太大區別,就僅僅多了一個main函數方法,其他都一樣。名字隨便起,我這里就叫HelloWorld了。

 

 打印HelloWorld。我們用Go自帶的打印方法打印。

輸入:fmt.Println("HelloWorld GhostCakeMaker")

這時系統會自動識別並引入包所在的目錄import "fmt",因為這個是Go自帶的SDK里的方法。可以自己識別到並自動添加,后面自己引用第三方的也一樣。這里也強調一點,引入的是這個包所在的目錄,在你用的時候才是包名。如:fmt.Println,這里的fmt才是包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差運行了,讓我們來構建一個Run/Debug Configuration。

GoLand中,運行Go有三種方式:

1、文件方式運行(File)

以單個文件的方式運行,最為簡單,直接可以右擊要運行的文件,選擇Run或者Debug,則可以直接運行程序。

 

 

 運行結果如下:

 

 

 那右擊后GoLand都做些什么了?其實運行所有程序都要配置Run\Debug Configurations的,只不過右擊文件運行,GoLand幫你新建了一個默認的運行配置文件,我們來看下這個配置文件。在右上方,可以看到配置的地方,如果之前沒有任何配置的話,會提示你Add Configurations,如果之前有過配置,會出現下拉框讓你選擇配置或者Edit Configurations,我剛把自動生成的配置給刪掉了,現在重新手動添加一個,點Add Configurations。

 

 

 然后選擇"+”->Go Build,如下圖:

 

 

 默認的方式已Package的方式,這時我們選擇Run Kind模式為File。

配置的名稱可以自己隨意定義,這里我們用默認的。

Files選擇你要運行的那個文件全路徑。

Output direcory就是build后生成exe文件所在目錄。這里我們選擇一開始新建的bin目錄。

Run after build選項我們勾一下,表示在編譯完成后,直接運行。否則,只編譯,不運行。配置好后,點OK,如下圖:

 

 

 配置好后,點配置右邊的Run或者Debug,就可以運行和調試了。

 

 

 

 

2、以包的方式運行(Package)

配置過程同上,這里不再重復了,Package有幾個不一樣的地方,

Run kind選擇Package

Package path輸入你main函數所在的包名,其他保持不變,這樣就以包的方式去運行和調試了。如下圖:

 

 

 

 

3、以整個目錄的方式運行(Directory)

 

配置過程同上,這里不再重復了,Package有幾個不一樣的地方,

 

Run kind選擇Directory

Directory輸入你main函數所在的目錄,其他保持不變,這樣就以包的方式去運行和調試了。如下圖:

這里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1、不管你是以什么方式運行,你所要運行的入口,即main方法的所屬包名(package)必須是"main"!如下所示:

 

 

 到這里,我們就可以開發和調試一個簡單的項目了,下面我們說一下如何引用第三方包。

三:引用第三方包

在go.mod文件中加入第三方包的名稱和版本,如果有多個的話,用括號=()括起來,如下圖。這時,Goland就會在網上把包下載下來,保存在一開始

我們設置的Module GOPATH路徑下pkg文件夾下。如果沒有則創建文件夾。這個時候,我們只是下載了第三方包,還沒有去引用它,所以還沒有在External Libraries中有所體現。

 

接下來我們在程序中引用包,import后,會發現goland識別不了,這時我們把光標移動到紅色位置,然后同時按下Alt+Enter,Goland會智能提示你需要同步包,我們點同步。

 

 這時包已經同步下來了,在之前配置代理的時候要設置成https://goproxy.io,否則下載會非常緩慢。同步好后,會發現左邊的External Libraries中已經存在這個包了。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在程序中使用包了,如下圖:

 當前只使用了一種導入包的用法,后續再更新其他方式的引入包方法。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