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不會相信,我打開編輯器,寫了幾段文字,刪了寫,寫了刪,就這樣往復了好多次。最后不知道要寫些什么,總之腦子里,蹦出好多個想法,想寫好多東西,一落筆,發現不知從那塊開始呢。
拿自己來說吧,周一開始計划周末干什么,想在周六日學習東西來提升自己,但是每每到周五晚上或者周六的時候,就把周一想的全忘了,肯定會先把王者榮耀裝上,打幾把,如果輸了,直接卸載,周六早上醒了,再裝上,接着玩,ok,這樣一天就沒了。如此下去,一周、兩周、、、,這一個月下去,自己收獲的是段位的提升,還是連續排位失敗的痛楚,仔細想想並沒有可圈可點的。
比如我們熟知的抖音、快手、西瓜視頻等短視頻app,大家可能都都愛玩,細心點你會發現,刷視頻每次一刷最少會是1-2小時,或者更多,刷完,如果別人問你,你剛才都看了哪些視頻,想必也記不住了。
其實,這些都是在搶奪我們的個人時間,甚至可能會影響我們的休息時間,這里不得不說,這些產品經理的設計做的用戶粘度真的很高,其本質還是在搶時間呀。
再來仔細想想,是不是很難集中注意力集中去做一件事了。比如工作的時候,會不會潛意識的看下微信,看看是不是有人找你、誰給你評論、點贊朋友圈了,或者刷下微博之類,看看有木有新動態等等。
再比如自己在備考近代史那一階段,每天雖然知道要看書、刷題、背題,自己主觀上知道這些事必須做,但是剛開始的時候,也還是會背一會題,看會書,結果一天下來,還是那幾道題看的,還沒記住。
后來隨着考試越來越臨近,自己知道着急了,才好好對待考試,其實歸根到底,就是總給自己接口和退路,讓自己懈怠,結果時間就這樣一點點被磨掉了。
所謂的自律,我個人理解,還是建立在對自己要求高且狠得基礎上,你給自己退路,肯定就沒出路。
而且大部分我們做一些事失敗,沒有成功,和我們的手機有些關系的,只能說現在的手機太智能了,太人性化了吧。
那么如何來戰勝“拖延症”?
安靜合適的學習環境
學習在一個安靜的氛圍下進行,而不是在你的床邊或者你的寢室學習,為什么?寢室有室友,在家躺在床上,我相信不一會你肯定睡着了,不信你可以試試效果,個人建議咖啡館或者 圖書館
遠離手機
把手機放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關閉不必要的通知,比如微博、淘寶、短信、微信之類的。卸載某些應用,看不到自然也就不想了。如果怕耽誤別人找你的話,建議把手機放到你的左手邊,這樣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你看手機的次數。電話也可以靜音,當然,剛開始可能會讓人誤會,和家人或朋友也打好招呼,這樣慢慢他們也會理解你的。
轉換壓力
如果某件事做不出來,沒有頭緒,可以適當運動下,比如跑跑步。有一次,我就是遇到一個問題,卡了很久,頭疼的狠,結果跑了二十分鍾后,就好了。
每天堅持讀書一小時
慢慢培養專注力,看完后試着回想下,書中都講了些什么,慢慢感覺就有了,這點我做的也不好,我看書過快,快的時候五個小時一本,只能記住一丟丟,很慚愧。
以上只能說是通往自律的一步吧,其實更多的還是在於面對壓力時,自己的決心。一個想要成功堅決的態度,很重要。
世上本無資質愚笨的人,更多的是懶惰,而逃避失敗的膽小鬼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