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String類的concat方法


在了解concat()之前,首先需要明確的是String的兩點特殊性。

  • 長度不可變
  • 值不可變 
    這兩點從源碼中對String的聲明可以體現:
  private final char[] value ;
  • 1

其中final對應值的不可更改的特性;而char[]對應String是長度不可更改的特性。

因此,當我們對String進行拼接后,產生的應該是一個新的字符串。 
對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對concat()進行源碼的解讀得出同樣的結論。

@param str 需要拼接到原字符串的新串 @param otherlen 新串的長度 @param len 原字符串的長度 @param buf 存放最終字符串的字符數組(長度為len+otherlen) @method copyOf(char[] original, int newLength) 復制指定的數組,截取或用 null 字符填充(如有必要),以使副本具有指定的長度。 @method getChars(int srcBegin, int srcEnd, char[] dst, int dstBegin) 將字符從此字符串復制到目標字符數組。 public String concat(String str) { int otherLen = str.length(); if (otherLen == 0) { return this; } int len = value.length; char buf[] = Arrays.copyOf(value, len + otherLen); str.getChars(buf, len); return new String(buf, true); }

源碼分析:

concat()方法首先獲取拼接字符串的長度,判斷這個字符串長度是否為0(判斷這個用來拼接的字符串是不是空串),如果是就返回原來的字符串(等於沒有拼接);否則就獲取源字符串的長度,創建一個新的char[]字符數組,這個字符數組的長度是拼接字符串的長度與源字符串的長度之和,通過Arrays類的copyOf方法復制源數組,然后通過getChars方法將拼接字符串拼接到源字符串中,然后將新串返回。
  • 1

API中也對這個方法進行了解釋:

  • 如果參數字符串的長度為 0,則返回此 String 對象。
  • 否則,創建一個新的 String對象,用來表示由此 String 對象表示的字符序列和參數字符串表示的字符序列連接而成的字符序列。

綜上,當對String對象進行拼接時,會創建一個新的字符串來存儲新串。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