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操作DOM


返回的 obj 有五個方法:

1.  obj.in(component):沒用過這個方法,多用於組件的選擇器。

2.   obj.select(selector):獲取指定的節點,selector是css選擇器。返回一個 NodesRef 對象實例,可以用於獲取節點信息。

3.  obj.selectAll(selector):獲取指定的節點,selector是css選擇器。返回一個 NodesRef 對象實例,可以用於獲取節點信息。

                  上面這兩個我感覺就是 js 中querySelector和querySelectorAll的區別。

4. obj.selectViewport():我沒用過這個方法。官方說是選擇顯示區域,可用於獲取顯示區域的尺寸、滾動位置等信息。也是返回一個 NodesRef 對象實例,可以用於獲取節點信息。

5. exec( function(res){} ):執行所有的請求,請求結果按請求次序構成數組,在callback的第一個參數中返回

 

上面返回的 NodesRef 對象實例就很重要了,它有三個方法:

1. boundingClientRect( function(rect){} ):就是這個方法,能夠動態獲取view元素的高度、寬度等屬性。還有其它的請看官方文檔

2. scrollOffset( function(res) {}):獲取節點的水平、垂直滾動的位置等。節點必須是scroll-view或者viewport

3. fields(fields,function(){res} ):這個可以獲取指定元素的自定義屬性和class名,具體的請看官方文檔的說明。
wx.createSelectorQuery().selectAll('.npl-intro').boundingClientRect(function (rect) {
    console.log(rect[0].height)
    console.log(rect[0].width)
}).exec()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