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修改配置文件改變數據存放的位置
Linux環境下,新裝了redis之后,在redis-cli中保存數據輸入save命令時報錯:或者在輸入shutdown命令的時候:
1 Error trying to save the DB, can't exit.
在redis中存儲的數據保存的形式都是dump.rdb默認的形式,所以這就需要在安裝了redis之后再修改下dump.rdb保存的位置,我的redis.conf的位置是在/usr/local/src/redis-4.0.8下面,進入redis.conf里面查看dbfilename和dir兩個關鍵字的內容:
我是在我安裝redis的位置新建了一個當前用戶具有權限的文件夾用於存儲redis保存的數據的,命名為data,然后在終端進入到redis的bin目錄之后,用配置文件啟動:
./redis-server /usr/local/src/redis-4.0.8/redis.conf
這樣子redis的客戶端在發出了保存數據或者shutdown請求之后就不會出現redis無法保存數據的錯誤了。
並且在dump.rdb文件里面的數據存儲的形式是這樣的:
redis的默認的保存數據的位置是/usr/local/redis/bin如果不按照修改過后的配置文件啟動redis的話還是會報相同的錯誤,所以修改bin目錄的權限為當前用戶之后,就可以消除此錯誤了。保存數據之后就有這樣的結果:會自動在bin目錄下面生成一個dump.rdb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