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組學】1.代謝組學簡介


基本概念

代謝物:所有分子量小於1500Da的小分子物質,包括糖類、核苷、有機酸、酮類化合物、多肽、氨基酸、有機胺類、醛類化合物、脂質、萜類、類固醇、生物鹼、小分子葯物等等。

代謝組:一個細胞、組織、器官中所有代謝物的集合。

代謝組學:利用高通量的技術來鑒定和定量一個細胞、組織或器官中所有小分子或代謝物的生命科學研究。

代謝組學分類與應用

非靶向代謝組學 靶向代謝組學
研究目的 無偏向性的對所有小分子代謝物同時進行檢測分析 對指定列表的代謝產物的分子,特別針對一種或幾種途徑的代謝產物
優點 無偏向性,高通量,樣本無序特出處理且一次進樣分析 靈敏度高,完全定量,可得到樣本中代謝物的濃度
缺點 需要進行復雜的生物信息學分析;只能獲得半定量的結果 需要購買標准品,進行分析方法的開發、驗證,研究成本高
分析平台 NMR、LC-MS、GC-MS等 HPLC、GC、LC-MS、GC-MS等
分析技術 靈敏度mol 優勢 缺點
核磁共振NMR 10-6 無創檢測,樣品需求量大;特異性高、分辨率高,能夠對代謝物同時完成定性和定量分析 動態范圍有限,靈敏度較低,硬件投資較大
液質聯用LC-MS 10-15 靈敏度、分辨率高,可以分析不穩定、不易衍生化、難揮發和分子量較大的代謝物 數據庫不健全,可鑒定的化合物有限
氣質聯用GC-MS 10-12 分辨率、選擇性好,數據庫較多 樣品處理過程較為繁瑣,難揮發性物種或半揮發性物種需要衍生化后才能進行分析

代謝組學應用:

  • 遺傳疾病分析
  • 營養成分分析
  • 臨床樣品分析
  • 耐葯性分析
  • 移植監測
  • 毒理學測試
  • 發酵過程檢測
  • 葯物分型
  • 水質分析
  • 石油化學品分析

代謝組學研究意義與優勢

  • 代謝組的時間響應在所有組學中最快。
  • 代謝組的結果易於理解,容易與表型和功能結合。

代謝組學分析流程

  • 樣本收集
  • 數據采集(NMR/LC-MS/GC-MS獲取譜圖數據)
  • 譜圖——峰表(譜圖處理得到特征矩陣)
  • 代謝物定性(譜圖數據庫與數據集峰位置、相關模式、相對強度等特征相匹配)
  • 差異離子篩選(單變量分析、非監督/監督多變量分析、多元分析、分類模型、候選標志物)
  • 功能分析(Pathway分析、富集分析、相關性網絡分析(高斯模型和拓撲結構))

代謝組學常見名詞

  • m/z
  • TIC:總離子流色譜圖(Total ion chromatogram),總離子流隨時間變化的圖譜。在TIC中,縱坐標表示收集存儲離子的電流總強度,橫坐標表示離子的生成時間或連續掃描的掃描次數。

PS:TIC是在GC-MS或LC-MS等方法中使用的一種色譜圖。質量分析器在可能出現的質荷比范圍內以固定時間間隔重復地掃描,檢測系統就可連續不斷的得到變化着的質譜信號。計算機一邊收集存儲,一邊將每次掃描的離子流求和,獲得總離子流。

  • EIC:提取離子色譜圖(Extracted Ion Chromatogram),就是從TIC中提取的某個離子的色譜圖。

  • 一級質譜/二級質譜圖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