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actional @Async等注解不起作用
之前很多人在使用Spring中的@Transactional, @Async等注解時,都多少碰到過注解不起作用的情況。
為什么會出現這些情況呢?因為這些注解的功能實際上都是Spring AOP實現的,而其實現原理是通過代理實現的。
JDK動態代理
以一個簡單的例子理解一下JDK動態代理的基本原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
|
上面的例子應該能夠清楚的解釋JDK動態代理的原理了。它利用反射機制,生成了一個實現代理接口的匿名類,在調用具體方法前調用InvokeHandler來處理。我們通過代理類對象調用方法時,實際上會先調用其invoke方法,里面再調用原方法。這樣我們可以在原方法邏輯的前后統一添加處理邏輯。
Spring還有一種動態代理方式是CGLIB動態代理。它是把代理對象類的class文件加載進來,通過修改其字節碼生成子類來處理。雖然處理方式不一樣,但是代理的思想都是一致的。
如果被代理的目標對象實現了接口,那么Spring會默認使用JDK動態代理。所有該目標類型實現的接口都將被代理。若該目標對象沒有實現任何接口,則創建一個CGLIB代理。
Spring AOP注解失效及解決
基於以上對於動態代理原理的分析,我們來看以下兩個常見的問題:
同一個類中,方法A調用方法B(方法B上加有注解),注解無效
針對所有的Spring AOP注解,Spring在掃描bean的時候如果發現有此類注解,那么會動態構造一個代理對象。
如果你想要通過類X的對象直接調用其中帶注解的A方法,此注解是有效的。因為此時,Spring會判斷你將要調用的方法上存在AOP注解,那么會使用類X的代理對象調用A方法。
但是假設類X中的A方法會調用帶注解的B方法,而你依然想要通過類X對象調用A方法,那么B方法上的注解是無效的。因為此時Spring判斷你調用的A並無注解,所以使用的還是原對象而非代理對象。接下來A再調用B時,在原對象內B方法的注解當然無效了。
解決方法:
最簡單的方式當然是可以讓方法A和B沒有依賴,能夠直接通過類X的對象調用B方法。
但是很多時候可能我們的邏輯拆成這樣寫並不好,那么就還有一種方法:想辦法手動拿到代理對象。
AopContext類有一個currentProxy()方法,能夠直接拿到當前類的代理對象。那么以上的例子,就可以這樣解決:
1 2 3 4 5 |
|
AOP注解方法里使用@Autowired對象為null
在之前的使用中,出現過在加上注解的方法中,使用其他注入的對象時,發現對象並沒有被注入進來,為null。
最終發現,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方法為private。因為Spring不管使用的是JDK動態代理還是CGLIB動態代理,一個是針對實現接口的類,一個是通過子類實現。無論是接口還是父類,顯然都不能出現private方法,否則子類或實現類都不能覆蓋到。
如果方法為private,那么在代理過程中,根本找不到這個方法,引起代理對象創建出現問題,也導致了有的對象沒有注入進去。
所以如果方法需要使用AOP注解,請把它設置為非private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