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體和類的區別


結構體和類的區別:

  • 1、結構是值類型,它在棧中分配空間;而類是引用類型,它在堆中分配空間,棧中保存的只是引用。
  • 2、結構類型直接存儲成員數據,讓其他類的數據位於堆中,位於棧中的變量保存的是指向堆中數據對象的引用。
  • 3、結構體中聲明的字段無法賦予初值,類可以。
  • 4、結構體的構造函數中,必須為結構體所有字段賦值,類的構造函數無此限制。

C# 中的簡單類型,如int、double、bool等都是結構類型。如果需要的話,甚至可以使用結構類型結合運算符運算重載,再為 C# 語言創建出一種新的值類型來。

由於結構是值類型,並且直接存儲數據,因此在一個對象的主要成員為數據且數據量不大的情況下,使用結構會帶來更好的性能。

因為結構是值類型,因此在為結構分配內存,或者當結構超出了作用域被刪除時,性能會非常好,因為他們將內聯或者保存在堆棧中。當把一個結構類型的變量賦值給另一個結構時,對性能的影響取決於結構的大小,如果結構的數據成員非常多而且復雜,就會造成損失,接下來使用一段代碼來說明這個問題。

結構和類的適用場合分析:

  •  1、當堆棧的空間很有限,且有大量的邏輯對象時,創建類要比創建結構好一些;
  •  2、對於點、矩形和顏色這樣的輕量對象,假如要聲明一個含有許多個顏色對象的數組,則CLR需要為每個對象分配內存,在這種情況下,使用結構的成本較低;
  •  3、在表現抽象和多級別的對象層次時,類是最好的選擇,因為結構不支持繼承。
  •  4、大多數情況下,目標類型只是含有一些數據,或者以數據為主。

類與結構的選擇

首先明確,類的對象是存儲在堆空間中,結構存儲在棧中。堆空間大,但訪問速度較慢,棧空間小,訪問速度相對更快。故而,當我們描述一個輕量級對象的時候,結構可提高效率,成本更低。當然,這也得從需求出發,假如我們在傳值的時候希望傳遞的是對象的引用地址而不是對象的拷貝,就應該使用類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