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作業屬於哪個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2019FZUSEZ |
---|---|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里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2019FZUSEZ/homework/10187 |
這個作業的目標 | 本學期軟件工程實踐總結 |
作業正文 | https://www.cnblogs.com/kuroco/p/12092759.html |
一、回望
(1)對比開篇博客你對課程目標和期待,“希望通過實踐鍛煉,增強計算機專業的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對比目前的所學所練所得,在哪些方面達到了你的期待和目標,哪些方面還存在哪些不足,為什么?
計算機編程能力提升了;但關於團隊協作方面自己做的非常差,沒有競爭意識,說白了就是懶惰。
(2)你在第一次作業的個人簡歷中制定的這門課程結束后,你預期你將增長的能力、技術、技能;和你在第二次作業中繪制的學習路線圖。對比當前你的所學所得,你達到了當時的預期值嗎?
沒有!
(3)請總結這門課程的實踐總結和給你帶來的提升,包括以下內容:
-統計一下,你在這門軟件工程實踐中,一共完成了多少行的代碼;
1300+
-軟工實踐的各次作業分別花了多少時間?(做一個列表)
項目 | 花費時間 |
---|---|
軟件工程實踐2019第一次作業 | 0.5h |
軟件工程實踐2019第二次作業 | 3h |
軟件工程實踐2019第三次作業 | 48h |
軟件工程實踐2019第四次作業 | 36h |
軟件工程實踐2019第五次作業 | 72h |
-哪一次作業讓你印象最深刻?為什么?
第三次作業;很努力的做了但最后還是沒成績。當然現在說這些並不是不甘,只是到現在為止都還記得。
-累計花了多少個小時在軟工實踐上?平均每周花多少個小時?
都記不清楚了,每周花的時間也沒有很固定。
-學習和使用的新軟件;
vc,墨刀。
-學習和使用的新工具;
android studio。
-學習和掌握的新語言、新平台;
github、博客園、
-學習和掌握的新方法;
單元測試。
-工程能力的提升;
感覺只有一點點。
-團隊合作上的提升;
這次團隊合作並沒有做得很好。
-其他方面的提升;
暫時還沒有感覺到,不過很多東西都是潛移默化的,自己還沒發現罷了。
二、團隊總結
軟件工程實踐是大學里少有的認真的團隊協作經驗。《構建之法》上說團隊的發展有幾個階段,你的團隊都經歷過么,最后到達了“創造”階段了么?(參考《構建執法》第17章 人、績效和職業道德)
除了“創造階段”基本都有經歷了。
你在團隊中擔任了什么角色?你是否完成了該角色的任務?現在你覺得你適合該角色嗎?
算法編程;沒有完成該角色的任務;很不適合。
-如果你是組員,你覺得你的組長分工安排是否合理?你對組長的選舉有什么建議?
我覺得組長的安排已經算是非常好了,至於是否合理,我不下定論;沒什么建議,這樣挺好的。
三、人月神話
1、怎樣證明你學會了軟件工程?以下要求你們的團隊達到了哪幾個?
(1)研發出符合用戶需求的軟件
必須公開發布,有實際的用戶,一定的用戶量和持續使用量 (3 天后能保持10 - 100個用戶);而不是: 做沒有用戶使用的軟件
(2)通過一系列工具,流程,團隊合作,能夠在預計的時間內發布 “足夠好” 的軟件
有項目規划/需求/設計/實現/發布/維護,有定時的進度發布 ; 而不是: 通過臨時熬夜,胡亂拼湊,大牛一人代勞,延遲交付等方式糊弄
(3)並且通過數據展現軟件是可以維護和繼續發展的。
而不是 找不到源代碼,代碼無文檔,代碼不能編譯,沒有task/bug 等項目的發展資料
我也不知道怎么證明;上述要求我們團隊貌似沒怎么達到,或者說做的都不是很好。
2、寫下屬於你自己的人月神話——個人或結對或團隊項目實踐中的經驗總結+實例/例證結合的分析,字數不限,開放命題,可以使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
天上從來不會掉餡餅,想要有所收獲,一定要付出。也許最后的結果會不盡人意,但到了最后“驀然回首”,才會發現自己真的能夠成長很多。團隊協作一定要積極的參與,而不是被動參與。
四、建議
-對下一屆同學的建議,或者對於開學初的你,對於大一的你,對於開學初的我,你有什么想建議和告知的呢?請寫下你對后來人的期許。
永遠都不要有不勞而獲這個念頭。
-對於軟工實踐課程,你有哪些建議?
首先,學分真的可以多一點;其次,實踐分組希望可以合理點;最后,關於“自學”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真的太難了,希望能有方法解決。
-對於助教工作,你有哪些建議?
沒啥建議,助教做的都很好。
-對於自己今后,你有哪些建言?
困難不是用來逃避的,而是用來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