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操作MySQL常用命令行


1.連接數據庫

mysql -uroot -p

Enter password: **

Mysql>

出現mysql>說明成功連接到數據

2.顯示數據庫

mysql> show databases;

Mysql剛安裝完有兩個數據庫:mysql和test。mysql庫非常重要,它里面有MySQL的系統信息,我們改密碼和新增用戶,實際上就是用這個庫中的相關表進行操作。

3.顯示某個數據庫中的表

mysql> use ms_datadictionary;(打開庫,對每個庫進行操作就要打開此庫,類似於foxpro )

Database changed

mysql> show tables;

4.顯示數據表的結構

Describe 表名;

mysql> describe T_DATADICT;

5.顯示表中的記錄

select * from 表名;

  例如:顯示mysql庫中user表中的紀錄。所有能對MySQL用戶操作的用戶都在此表中。

Select * from user;

mysql> select * from T_DATADICT;

Empty set (0.00 sec)

6.建庫

  create database 庫名;

  例如:創建一個名字位aaa的庫

mysql> create databases aaa;

7.建表

use 庫名;

  create table 表名 (字段設定列表);

  例如:在剛創建的aaa庫中建立表name,表中有id(序號,自動增長),xm(姓名),xb(性別),csny(出身年月)四個字段

  use aaa;

  mysql> create table name (id int(3) auto_increment not null primary key, xm char(8),xb char(2),csny date);

  可以用describe命令察看剛建立的表結構。

mysql> describe name;

8.增加記錄

例如:增加幾條相關紀錄。

  mysql> insert into name values(”,’張三’,’男’,’1971-10-01’);

  mysql> insert into name values(”,’白雲’,’女’,’1972-05-20’);

  可用select命令來驗證結果。

  mysql> select * from name;

9.修改記錄

例如:將張三的出生年月改為1971-01-10

  mysql> update name set csny=’1971-01-10’ where xm=’張三’;

10.刪除記錄

  例如:刪除張三的紀錄。

  mysql> delete from name where xm=’張三’;

11.刪庫和刪表

  drop database 庫名;

  drop table 表名;

12.備份

 例如:將上例創建的aaa庫備份到文件back_aaa中

   cd /home/data/mysql (進入到庫目錄)  
  
mysqldump -u root -p –opt aaa > back_aaa

13.恢復

mysql -u root -p ccc < back_aaa

 

注意:MySQL中每個命令后都要以分號;結尾。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