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介紹:吸附層,靈活判斷出現的位置,默認在元素的右側彈出。
layer.tips(content, follow, options)
layer.tips(msg, '#id',{tips: 1})
必填參數 :
content: 生成的文本,可以是字符串或HTML代碼
follow: 元素ID,若是元素本身可直接用this(綁定元素時)
options : tips的配置型,即位置[1上;2右;3下;4左, 字體顏色]
還有一些基礎參數,我的另一篇文章中,是layer彈出層是基礎參數
實例:
function showDiv(obj){ layer.tips("<span>車輛軌跡</span><span>關聯人員</span>", "#"+obj.id, {tips:[2, '#663ff'], time:3000}); }
以上效果就是鼠標懸浮到a標簽后,顯示懸浮窗,3s后自動關閉。為啥要設置3秒自動關閉?因為這樣可以讓我們去點擊a標簽里的內容。由於會自動關閉,所以也不需要鼠標移除的事件。
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多個tips懸浮時,tipsMore(默認false)應該是flase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