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做公司項目時恰好是這個,然后就做一個博客,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們
1、把虛擬機zmedu63內存調成6G以上,因為我們要在VMware虛擬中安裝KVM,然后在KVM中再安裝虛擬機,需要內存大一些。zmedu63虛擬機最少給4G內存。
2、開啟vmware中虛擬化支持
3、添加一個20G的硬盤,用於存KVM虛擬機(
只有64位centos6以上系統支持KVM。 centos 32位系統不支持KVM。從centos7開始,就沒有32位系統了。
)
4、查看CPU是否支持硬件虛擬化技術(CPU要支持查看自己的CPU是否支持全虛擬化虛擬化技術且是64位的)
Intel:cat /proc/cpuinfo | grep --color vmx
AMD :cat /proc/cpuinfo | grep --color svm
看看flag有沒有上面的vmx或者是svm,有的話就是支持全虛擬化技術(其中一個有就行)
5、開啟BIOS 虛擬化支持。 查找VT 改為: enable 。BIOS中也要打開,默認很多機器沒有打開
例如:
解決方案一:
進入bios
以華碩主板為例: UEFI 沒見過:1 見過:6
UEFI 支持GPT分區表,對4T以上硬盤支持比較好。 intel 和微軟 一起研發
步驟分析:
進入高級模式---進入高級菜單----開啟intel虛擬技術
解決方案二:
傳統的BIOS界面,找到這個
F10保存退出
注意一點:
操作系統必須是RHEL6 64位以上, RHEL6 32不能安裝KVM
6.開始安裝kvm虛擬機
(1)安裝KVM模塊、管理工具和libvirt,命令行安裝:
yum install qemu-kvm libvirt libguestfs-tools virt-install virt-manager libvirt-python -y
插件解釋:
qemu-kvm : kvm主程序, KVM虛擬化模塊
virt-manager: KVM圖形化管理工具
libvirt: 虛擬化服務
libguestfs-tools : 虛擬機的系統管理工具
virt-install : 安裝虛擬機的實用工具 。比如 virt-clone克隆工具就是這個包安裝的
libvirt-python : python調用libvirt虛擬化服務的api接口庫文件
如果想要查看擴展包的詳細信息
方法一:
yum info 擴展包的名稱
方法二:
rpm -pqi libguestfs-tools-c-1.36.3-6.el7.x86_64.rpm
7、安裝完kvm后啟動服務
systemctl start libvirtd (開啟虛擬化服務)
systemctl enable libvirtd (設置libvirtd服務開機自啟)
systemctl is-enabled libvirtd (查看是不是開機自啟)
確定正確加載kvm 模塊
lsmod | grep kvm(出現以下效果就OK了)
kvm_intel 170086 0
kvm 566340 1 kvm_intel
irqbypass 13503 1 kvm
8、使用命令:virt-manager 建立虛擬機
將kvm管理工具從英文界面,切換成中文界面:
echo $LANG(會顯示當前的界面版本)
如果不是設置成中文的
LANG='zh_CN.UTF-8'
virt-manager
如果你物理機系統是最小化安裝的,沒有圖形界面,那么virt-manager命令是無法調出圖形界面的。需要執行以下命令,來安裝圖形界面。
yum group list
yum group install "Server with GUI"
reboot
9、執行virt-manager后,彈出如下界面:
右擊localhost(QEMU)后,點擊“新建”就可以跟據向導,安裝一個新的虛擬機
如果中間無法識別你的鏡像,可以上傳一個鏡像,給他指定一下
使用virsh命令配置網橋
1、查看virsh是屬於哪個rpm包
rpm -qf /usr/bin/virsh
2、iface-bridge ens33 br0 網卡接口名 新建網橋名
virsh iface-bridge ens33 br0 --no-stp
3、手動添加DNS進網絡配置
echo 'DNS1=8.8.8.8' >>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r0
4、重啟網卡服務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service
5、測試br0
ifconfig(查看IP)
ping g.cn(看是否可以ping通)
6、查看橋接的信息
brctl show
如果顯示正常的話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