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性能監控工具perfmon的使用和性能指標分析
一、perfmon提供圖表化的實時的性能監視器、性能日志、警報管理,能監控CPU的使用率、內存使用率、磁盤I/O(磁盤的讀寫速度)、網絡I/O信息(網絡速度),可以很方便的使用第三方工具進行性能分析。
功能說明: 前台應用:此窗口顯示了當前正在前台(正在運行且可見)的應用的信息 - 應用名稱 - 應用包名 - RAM總使用情況(兆字節) - Dalvik、本地和其他RAM使用情況(兆字節) - 整體CPU使用情況(百分數和容量) - 用戶和系統CPU使用情況(百分數) CPU:此窗口顯示了整體CPU的信息 - 容量使用情況和當前分頻器 - 整體CPU使用情況(百分數) - 各CPU核心使用情況(百分數和兆赫茲) 磁盤I/O:此窗口顯示了您基於MMC的存儲設備的磁盤的I/O信息 - 通常mmcblk0是您的內部閃存,mmcblk1是您的可移動SD卡 - 不支持顯示基於MTD的存儲設備 - 顯示的信息是原始的I/O,因此如果系統有I/O請求緩沖/緩存,您將無法在這里看見任何事情發生 - 各設備的讀寫速率(千字節/秒) 網絡I/O:此窗口顯示了您網絡接口的網絡I/O信息 - 各接口的發送(Tx)和接收(Rx)速率(千字節/秒) 更新日志: - 修復“我的應用”按鈕打開“關注”對話框的問題
二、使用方法
開始-運行-輸入perfmon后回車,即可打開perfmon.exe文件(win+R,輸入perfmon回車)
任務管理器中的“性能”也能監控Windows系統的性能,但是監控的內容很少,一般使用perfmon
三、1、常見的性能監控指標
perfmon性能監控對象總共有上百個性能指標,我們關注一個系統的性能時,不能關注這么多指標,有些性能指標對實際的應用系統影響不大,但對於一個windows操作系統來說,CPU、內存、磁盤、網絡等這些關鍵對象是性能監控中必不可少的項。
2、常見的性能對象與指標
性能對象 | 計數器 | 監控的內容 |
Processor Processor | %idle Time | 處理器在采樣期間空閑時間的百分比 |
%processor Time | 指處理器用來執行非閑置線程時間的百分比,CPU使用率 | |
%User Time | 處理器處於用戶模式的時間的百分比 | |
Memory | Available Bytes | 顯示當前空閑的物理內存總量 該數值下降,說明Windows開始頻繁的調用磁盤頁面文件 該數值小於5MB時,系統會將Available Memory Bytes的大部分時間消耗在操作頁面文件上 |
% Committed Bytes In Use | 內存使用百分比,Compitted Bytes/Commit Limit的比值 | |
Page Faults/sec | 指處理器處理錯誤頁的綜合速度,錯誤頁、秒 來計算 | |
Network interface | Bytes Total/sec | 發送和接收字節的速度,包括幀字符在內 |
Packet/sec | 發送和接收數據包的速度 | |
Physical Disk | %Busy Time | 磁盤驅動器忙於讀取或寫入請求提供服務所用時間的百分比 若該數值比較大,則硬盤有可能是瓶頸 |
AVg Disk Queue Length | 磁盤隊列的平均長度。 磁盤完成對讀取和寫入請求的處理時間,磁盤數據吞吐量的外在數據 |
|
Current Disk Queue Length |
在收集數據時,磁盤上未完成的請求數目 | |
|
||
四、性能分析
1.內存分析法
內存分析:用於判斷有誤內存瓶頸,是否需要通過增加內存等手段提高系統性能問題
內存分析的方法和步驟:
(1)首先查看Memony:內存使用的百分比,如果該數值比較大,系統可能出現內存方面的問題;
另外也可以查看空閑的內存總量,如果該值小,說明內存不足了,存在性能瓶頸
(2)注意另外三個值:
:此值持續高於幾百,可能存在內存問題
:說明每秒發生頁面失敗資料,如果此頁面次數多,此時需要查看
計數器,該計數器的閾值為5,如果計數值大於5,則可以判斷存在內存方面的問題
2、處理器分析法
(1)首先看CPU的使用率,如果該值持續超過90%,則說明整個系統面臨着處理器方面的問題
(2)其次查看每個CPU的使用情況,如果該值比較大,可以考慮優化算法
(3)研究系統處理器瓶頸:System中的計數器,該計數器值大於(CPU數量的總數+1)時,說明產生了性能阻塞
3、磁盤I/O分析法
計算每個磁盤的IO數,如果高於電腦中標注的磁盤數,則表示磁盤有問題
4、網絡分析法
該計數器為發送和接收字節的速度,可以通過該計數器來判斷網絡連接速度是否是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