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以.d結尾的目錄


一般為了保持對原有配置方式的兼容,而增加的.d結尾目錄。
如: /etc/X11/xorg.conf 這原本是個文件,現在也有了一個/etc/X11/xorg.conf.d這樣的目錄,顯卡驅動的相關設置原本是放在/etc/X11/xorg.conf這個文件中的,現在為了配置文件的簡潔和靈活性,可以將配置按照情況分配,扔到/etc/X11/xorg.conf.d里面去...像“規則”一樣的方式來添加...系統會自動去這個/etc/X11/xorg.conf.d里面去找這些規則並按照規則進行設置.這樣可以保持之前相對於之前的/etc/X11/xorg.conf方法的兼容性。
又如: 在yum系發行版中,/etc/yum.repo是yum的配置文件,可以將所有的yum源都扔到yum.repo文件中,現在也可以將不同的源配置文件都扔到/etc/yum.repo.d里面去,而只在yum.repo中設置一些比較有共性的配置選項.這樣哪個源不想要了就從/etc/yum.repo.d里面刪了就行了不影響其他的,再增加源也是相同的道理。
還有/etc/env.d,/etc/profile.d,/etc/udev.rules.d等...都是一樣的~
所以,.d實際是表示directory,目錄的意思。

.d 是 directory 的縮寫,表示這是一個目錄(文件夾)。這個在配置文件中比較常見,一般如果有一系列格式相同的,目的一致的配置文件,就把它們放在一個以.d結尾的文件夾中。

例如,我的mysql配置文件/etc/my.cnf ,同樣在該目錄下有個/etc/my.cnf.d的目錄,在該目錄習有個mysql-clients.cnf文件
my.conf配置文件如下:
[mysql]
default-character-set=utf8

[mysqld]
basedir=/usr/local/mysql
datadir=/usr/local/mysql/data
#socket=/var/lib/mysql/mysql.sock
# Disabling symbolic-links is recommended to prevent assorted security risks
symbolic-links=0

[mysqld_safe]
log-error=/usr/local/mysql/log
pid-file=/usr/local/mysql/mariadb/mariadb.pid

#
# include all files from the config directory
#
!includedir /etc/my.cnf.d
 
         
         
        

可以看到包含了my.cnf.d目錄下的配置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