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多區域配置;骨干區域與非骨干區域;ABR邊界路由器;LSA和SPF算法


SPF:鏈路狀態路由算法。基本用於OSPF中,但是要求路由器路由數據庫足夠大,因為鏈路狀態信息包括很多內容,這也是一個缺點。

OSPF是一種內部網關協議(IGP)

OSPF路由協議是一種典型的鏈路狀態(Link-state)的路由協議,一般用於同一個路由域內。在這里,路由域指一個自治區域(AS)在這個AS中,所有的OSPF路由器都維護一個相同的描述這個AS結構的數據庫,該數據庫中存放的是路由域中相應鏈路的狀態信息,OSPF路由器正是通過這個數據庫計算出其OSPF路由表的。

作為一種鏈路狀態的路由協議,OSPF將鏈路狀態組播數據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傳送給在某一區域內的所有路由器,這一點與矢量路由協議不同。運行距離矢量路由協議的路由器是將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傳遞給與其相鄰的路由器。OSPF百度百科

LSA:鏈路狀態組播數據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

骨干區域area為0  非骨干區域area非0

dispaly ospf lsdb查看OSPF鏈路狀態數據庫信息

 

 

 

 

 

 

 按照上圖所示配置各個端口和PC的IP地址

下面配置OSPF協議 R1 R2 R3 R4為骨干區域0 R5為區域1 R6為區域2

注意:1.R5和R6與R1 R2 R3 R4相鄰的網段不要network寫進去(比如10.0.15.0在R1中不要寫)

   2.與PC相連的網段要寫進去 比如10.0.3.0

下面只給了R4的配置過程,R1 R2 R3同理

 

 配置完后測試內部的PC連通性

 

 配置非骨干區域路由器

 

 R1和R3也創建並進入區域1視圖,將與R5相連的接口進行通告。

 

 配置完成后 查看鄰居狀態

 

 R5與R1 R3鄰居狀態正常,都為FULL狀態

再接着查看R5的路由表,可以看到除了OSPF區域2的路由外,其他的路由條目都已經學習到了。

R1和R3這兩台連接不同區域的路由器稱為ABR即區域邊界路由器,該類路由器設備可以同時屬於兩個以上的區域,但其中至少一個端口必須在骨干區域內。ABR是用來連接骨干區域和非骨干區域的,其與骨干區域之間既可以是物理連接,也可以是邏輯上的連接。

 

 使用dispaly ospf lsdb查看R5的OSPF鏈路狀態數據庫信息。

 

 可以觀察到,關於其他區域的路由條目都是通過“SUM-NET”這類LSA獲得,而這類LSA是不參與本區域的SPF算法運算的。

對於路由器R6和相應的邊界路由器ABR設備R2 R4也進行同樣的配置。

配置完后觀察道可以接收到所有OSPF路由信息

 

 測試分支A和分支B的PC1 和PC2的連通性

 

 

可以ping通就對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