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 Chrome瀏覽器 查看http請求報文


as we all know  HTTP 請求報文 包含請求行請求頭請求體三部分

請求行:(請求方式 資源路徑 協議/版本)

  例如:POST /test/index.html HTTP/1.1

  PS:各部分以空格隔開

  以 MAC Chrome瀏覽器為例:

  ① 進入開發者工具 (快捷鍵: command + option + i)

  ② 按下圖順序

    

 

 

  ③ 展開后 chrome默認是 分析過的結果,我們看原始結果 點擊 view source

      

 

 

  ④ 請求行在這里

     

 

 請求頭

  常見屬性:

    Referer : 表示這個請求是從哪個url跳過來的

    Accept : 告訴服務端,該請求所能支持的響應數據類型 , 專業術語稱為MIME Type

    if-Modified-Sincce : 通知服務器,本地緩存的最后變更時間

    Cokkie : Cookie就是通過這個報文頭屬性傳給服務端的

    User-Agent : 用戶標識,瀏覽器通知服務器,客戶端瀏覽器與操作系統相關信息

    Connection : 表示客戶端與服務連接類型;Keep-Alive表示持久連接,close已關閉

    Host : 請求的服務器主機名

    Content-Length : 請求體的長度

    Content-Type : 請求的與實體對應的MIME信息。如果是post請求,會有這個頭,默認值為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表示請求體內容使用url編碼

    Accept-Encoding : 瀏覽器通知服務器,瀏覽器支持的數據壓縮格式。如GZIP壓縮

    Accept-Language : 瀏覽器通知服務器,瀏覽器支持的語言。各國語言(國際化i18n)

    Cache-Control : 指定請求和響應遵循的緩存機制

    ---->>> 詳見 HTTP響應頭和請求頭信息對照表

 

  Chrome 瀏覽器 開發者工具截圖: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