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內容
實驗拓撲圖
實驗編址
實驗步驟
1.基本配置
根據實驗編址進行配置,在PC配置后,在路由器進入端口通過ip address 命令配置相應設置。
通過ping命令檢測連通性。
無法連通
我們在保證基本配置沒有錯誤的情況下,首先查看PC1與其網關設備R1之間能否正常通信。
可以看出主機PC1與網關之間通信正常,接下來檢查網關設備R1上的路由表。
可以看到在R1路由表上,沒有任何關於主機PC2所在網段的信息,可以使用相同命令查看R2 R3上的路由表。
可以看到R2上沒有任何關於主機PC1和PC2所在網段的信息,R3上沒有任何關於主機PC1所在網段的信息,驗證了初始情況下各路由器的路由表上僅僅包括了與自身直接相連接的網段的路由信息。
2.實現PC1與PC2之間的通信。
配置完成后,查看R1上路由表
可以看到在R1路由表上查看的到PC2所在網段的路由信息。
我們采取同樣的方式在R2上配置目的網段為主機PC2所在網段的靜態路由。
配置完成后可以在R2路由表上查看到主機PC2所在網段信息。
此時在PC1上ping主機PC2
我們發現仍然無法通信,在主機PC1上的E0/0/1接口上進行數據抓包,可以觀察到以下的現象。
原因如下:
配置完成后,查看R1R2R3的路由表可以發現每台路由器上都擁有了主機PC1 PC2所在網段的路由信息此時再ping 可以發現我們已經能夠ping通了/
3.實現全網全通來增強網絡的可靠性
簡而言之全網通就是在R1的路由表中添加R2與R3間直連網段的路由信息,同樣也在R3路由表中添加R1與R2間直連網段的路由信息。
在R1中輸入命令 ip route-static 10.0.23.0 24 10.0.12.2
在R3中輸入命令 ip route-static 10.0.12.0 24 Serial0/0/1
實現全網通從而避免了出現故障后網絡管理員無法從PC1上登錄到R3上進一步排查故障的問題。
輸入完命令后 PC1可以與R3順利通信,同樣主機PC2也能與R1進行通信。
4.使用默認路由實現簡單的網絡優化
使用默認路由可以減少網絡管理員的配置量,不易出錯。
R1的路由表
此時再測試PC1與PC2的通信發現可以相同
這就證明使用默認路由不但能夠實現與靜態路由同樣的效果,還能減少配置量。
同樣R3上也可以配置, 命令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