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迷茫的時候,你就讀一點書
前幾天非常迷茫,寫下《一眼望到頭,一眼望不到頭》。
想了很多,也借着一份沖動開始思考,在上班之外,我們該去做點什么?
在這段時間,我做了兩件事,但是都不太方便說,或許等我成功后,也可以跟大家分享分享吧。
今天說的是,我買的4本書終於到手了。
易到創始人周航的《重新理解創業》、曹政(caoz)的《你憑什么做好互聯網》、樊登的《低風險創業》、肖恩.埃利斯、摩根.布朗合著的《增長黑客》。
然后突然想做一個長期性的節目,暫且叫《老姚讀書》吧。
今天的主打的書就是《重新理解創業》。
01 《重新理解創業》
《重新理解創業》是在易到失敗后周航的一次自我反思與總結。
其中共分為重新理解戰略、競爭、品牌、流量、錢、領導力這前六個重新理解的章節,及領導者的自我成長、如何打造一個團隊、重新理解企業成長、如何應對低谷、突破瓶頸、重新理解未來這后六個章節。
可以說,前面六個章節是說當時易到為什么被滴滴、快滴所打敗,錯在哪兒。
而后面六個章節則是一個創業者、領導者的自我成長,再來一次,我該怎么辦?
這本書主打的口號就是市面上很多成功的書,但是卻沒有教你失敗怎么來的?怎么去面對失敗?
花了一個小時,將書跳着翻了下。
我嘗試總結下我偏愛的一些理念和話語。(對,只總結我所偏愛的。)
讀書不是全盤接收作者吐出的話語,而是有選擇地甄別,去思量,去思考,化為自己的胸中墨水。
02 雷軍的“道”
周航在書中一直在說“看穿”,而不是“看到”。這是雷軍給他灌輸的思想。
“看到”了用車的巨大前景,但是沒有“看穿”這是一條世界級的賽道。
但實際上,在做商業時,很少有人能一眼“看穿”(甚至十眼)你做這件事的終局。沒法從終局去反推。
不是人人都是喬布斯、雷布斯。
雷軍對這本書也做了個序,其中說到他針對周航這本書總結的10條思考,我這里稍稍做了縮減。
1、對創業永懷敬畏之心;
2、空杯心態;
3、要“看穿”;
4、從行動看未來;
5、要沉淀,有韌性;
6、自我管理;
7、要厚道;
8、解決用戶痛點,哪怕再小;
9、要樂在其中;
10、保持初心。
說實話,其實真能做到雷布斯說的這幾點,我覺得大概率是可以成功的。
但是事實上,很難。
因為我們都是普通人。如果真的有這樣的自我管理能力、執行能力,我們不用再看這本書了。
03 周航的“術”
說完了雷軍的“道”,我們再來看看周航從本書中傳授給我們的一些“術”。
1、辨別真偽需求。
易到最初開始做專車的時候,三個月后優步才上線。但是易到被專車捆住了,總是想着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而忽略了人的用車基本需求是從A到B。僅此而已。
而滴滴就抓住了互聯網創業的本質:“專注、快”。
2、經驗陷阱。
周航因為第一段創業是跟哥哥一起做生意,並小有成就。但是他將這段成功的經驗放在互聯網創業的環境里,就導致了格格不入。
在創業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把自己從各自行業、公司中一些固有的經驗照搬過來。
保持空杯,保持飢餓。喬布斯老人家已經告訴你了。
前人的話聽聽有好處,但是該掉的坑還是會掉,沒辦法。
3、一定會掉坑,請堅持。
周航在本書中多次強調,就算再一次創業,該掉坑還是會掉坑,這些坑是避免不掉的。
需要堅持。
但不是茫然地裁員過冬,而是想想出路在哪里?怎么快速試錯,怎么找到另一個賽道?
4、人。
在創業里,人其實是最重要的。
創業初期,找合伙人一定要找到你相信的人,其次才是你們互補嗎?
找員工呢?則一定要找相信你的人。
對於一個不相信你的人,總會用審視的眼光去看你這個項目的這個問題,你要費盡心思去跟他解釋。
浪費彼此時光。
找相信你的人,走的遠,走的踏實。
5、加速度。
加速度比初速度更重要。
參考滴滴。參考瑞幸。
6、時機。
易到當時在支付上花了很長時間,而滴滴、快遞在微信支付、支付寶的撒錢推廣下,這個支付閉環卻毫不費力。
美團、餓了么也是隨着智能手機、移動支付的興起應聲而起。
7、所謂的流量。
周航在本書中無限誇大流量的作用。
我的思考是先有價值,再有流量。
這本書中周航提到易到與攜程合作時,攜程對於流量的使用是克制的。
這是一種讓人眼前一亮的想法。
如果流量的分發並不能帶來核心價值的轉化,反而會損壞產品的核心價值,倒不如去掉這些雜音。
04 End:對於創業的思考
記得看過樊登的一個小視頻,為什么百分之九十九的創業者都失敗了。因為他們在創業前都不去學習怎么創業。而創業偏偏是最需要學習的一件事。
如果是我們程序員去創業?我們應該怎么去做?
我們能避免本書中說的一些失敗案例嗎?
我們能在局中看清自己嗎?
我們開始創業了,我們去做些什么東西呢?
做一個網站還是APP?做B端還是C端?做平台還是內容?
怎么去找到用戶的痛點?你找到的是真需求還是偽需求?怎么快速去驗證呢?
你有了點子了,可以立即去執行嗎?
找哪些人一起做合適呢?有相信你的人一起跟你去做嗎?
有你相信的人一起合伙嗎?你們互補嗎?你們熱愛它嗎?它會成為你們的事業嗎?
這個東西的邊際成本是多少?是零成本嗎?它的種子用戶是什么?它的獲客成本是多少?它能讓用戶變成自來水,自動轉發帶來新用戶嗎?
這個產品的商業前景是怎樣的?你能看到它最終成長為參天大樹的模樣嗎?
如果我們去創業,在創業前想一想這些問題。是不是更能增大一些我們成功的把握呢?
我相信一個產品只要為用戶節省金錢或者時間,為社會產生價值,它本身就一定是有價值的。
最后,創業不是賭博。夫戰者,未慮勝,先慮敗,故可百戰不殆矣。
如果你沒有給自己留好退路,例如創業失敗回去繼承億萬家產(笑),還是勸你三思為好。
或者可以在業余時間弄一弄最近比較流行的“副業”。等“看穿”副業可以成為參天大樹后,再全職也不遲。
若你踏出創業的第一步,衷心祝願你堅持下去。哪怕失敗了,也是一筆寶貴的資產。
今天的《老姚讀書》就完結了。恩,希望還有做下一期的機會(笑)。
我特意還為此篇文章錄了一篇音頻,想獵奇的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搜索這篇這篇文章。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姚毛毛的博客
這里有我的編程生涯感悟與總結,有Java、Linux、Oracle、mysql的相關技術,有工作中進行的架構設計實踐和讀書理論,有JVM、Linux、數據庫的性能調優,有……
有技術,有情懷,有溫度
歡迎關注我:姚毛毛& 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