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統習題總結


1.為什么要引入實時操作系統?

更好的滿足實時控制領域和實時信息處理領域的需求。

 

2.OS具有哪幾大特征?最基本特征是什么?

並發,共享,虛擬,異步 。最基本特征為並發和共享。

 

3.內存管理主要有哪些功能?

內存分配,內存保護,地址映射,內存擴充。

 

4.在操作系統中實現虛擬所采用的基本技術是什么?

分時技術。如將一台處理機虛擬成多台處理機。

 

5.進程和程序的一個本質區別是?

前者為動態的,后者為靜態的。

 

6.操作系統核心部分的主要特點是?

常駐內存。

 

7.文件目錄的主要功能是?

按名存取。

 

8.在計算機系統中,操作系統是?

核心系統軟件。

 

9.實時操作系統必須在()內處理完來自外部的事件。

被控對象的規定時間。

 

10.下列特征中不屬於分時系統的是

調度性。

11.與早期的操作系統相比,采用微內核結構的操作系統具有很多優點,但這些優點不包括()

提高了操作系統的運行效率。

 

12.說明庫函數與系統調用的區別和聯系

庫函數是語言或者應用程序的一部分,可以運行在用戶空間。系統調用是操作系統的一部分,是內核提供給用戶的程序接口,運行在內核空間當中,而且許多庫函數都會使用系統調用來實現功能。通常不使用系統調用的庫函數比使用系統調用的庫函數運行的更快,因為不需要上下文切換和狀態的切換。

 

13.程序並發執行為什么會產生間斷性?

因為程序在並發執行過程中存在相互制約性。

 

14.程序並發執行為何會失去封閉性和可再現性?

因為程序並發執行時,多個程序共享系統中各種資源,資源狀態需要多個程序來進行改變,即存在資源共享性使程序失去封閉性,失去封閉性導致程序失去可再現性。

 

15.在操作系統中為什么要引入進程概念?

為了實現多個程序的並發執行,並對並發執行的程序加以控制和描述。

 

16.PCB的作用

使一個在多道程序環境中不能獨立運行的程序,變成能夠獨立運行的基本單位,而且可以和其他進程並發執行。

 

17.為什么說PCB是進程的唯一標志?

在整個進程的生命周期當中,系統對進程的控制總是通過PCB來進行的,系統是根據PCB來感知進程的存在的。

 

18.進程的三個基本狀態之間轉化的典型原因

就緒,執行,阻塞

就緒-執行    進程得到調度程序調度,分配處理機執行。

執行-就緒    進程的一個時間片用完。

執行-阻塞    I/O請求。

阻塞-執行    I/O完成。

 

19.掛起狀態的性質

處於掛起狀態的進程不能接受處理機的調度

 

20.在進行進程切換時,所要保存的處理機狀態信息主要有哪些?

a.進程當前暫存信息

b.進程狀態信息

c.下條指令地址信息

d.過程和系統調用參數及調用地址信息

 

21.試說明引起進程創建的主要事件

a.用戶登錄

b.作業調度

c.提供服務

d.應用請求

 

22.試說明引起進程撤銷的主要事件

a.正常結束

b.異常結束

c.外界干預

 

23.試從調度性,並發性,擁有資源,系統開銷幾個方面,對進程和線程進行比較

a.在引入線程的OS中,把線程作為調度和分配的基本單位,進程為擁有資源的基本單位。

b.在引入線程的OS中,不僅進程之間可以並發執行,一個進程內的多個線程也可以並發執行。

c.進程不管怎樣都是擁有資源的基本單位,線程只能擁有能夠運行的必要資源,不能擁有系統資源,但是可以使用所屬進程的資源。

d.在創建,撤銷,切換方面,進程的開銷遠大於線程的開銷。

 

24.中斷掃描機構是____掃描一次中斷寄存器

每條指令執行周期內最后時刻。

 

25.用P、V操作可以解決()互斥問題

一切。

 

26.對進程間互斥的使用臨界資源,進程可以

互斥的進入各自的同類資源的臨界區。

 

27.有關進程的描述中,()是正確的。

進程執行的相對速度不能由進程自己來控制。

同步是指並發進程之間的一種制約關系。

 

28.分區存儲管理中常用哪些分配策略?比較它們的優缺點

1.固定分區分配將整個用戶空間划分為若干個固定大小的區域,每個分區僅裝入一道作業,這樣就形成了最早的,也是最簡單的一種可運行多道程序的分區存儲管理方式。

2.動態分區分配。它是根據進程的實際需要,動態的為之分配內存空間。這種方式具有較強的靈活性,且提高了內存空間的利用率,但是會產生碎片化現象。

 

29.為什么要引入對換?對換可分為哪幾種類型?

對換技術也叫做交換技術。由於當時計算機的內存都非常小,為了使該系統能夠分時運行多個用戶程序而引入了對換技術。根據每次對換時所對換的數量,可將對換分為如下兩類:

1.整體對換。用來解決內存緊張問題,進一步提高內存利用率和系統吞吐量。

2.頁面(分段)對換。這種對換方法是為了支持虛擬存儲系統。

 

30.對文件區管理的目標和對對換空間管理的目標

對文件區管理的目標是提高文件存儲空間的利用率,對對換空間管理的目標是提高進程換入換出的速度。(均采用離散分配方式)。

 

31.為了實現對換,系統應具有哪幾個方面的內容?

a.對對換空間的管理

b.進程的換入

c.進程的換出

 

32.基於離散分配時所用的基本單位的不同,可將離散分配分為幾種?

三種。

1.分頁存儲管理方式

2.分段存儲管理方式

3.段頁式存儲管理方式

 

33.頁面的大小應該如何確定?

頁面的大小應是2的冪。

 

34.引入分段存儲管理是為了滿足用戶的哪幾方面的需要?

a.方便了編程

b.實現了分段共享

c.實現了分段保護

d.實現了動態鏈接

e.實現了動態增長

 

35.分頁和分段有何區別?

a.分段和分頁都采用離散分配的方式,且都要通過地址映射機構來實現地址變化,這是他們的共同點:

b.對於它們的不同點有三,第一,從功能上看,頁是信息的物理單位,滿足系統管理的需要;段是信息的邏輯單位,它含有一組較為完整的信息,目的是為了滿足用戶的需要。

c.頁的大小固定且是由系統決定的,而段的地址不固定,決定於用戶所編寫的程序。

d.分頁的作業地址空間是一維的,而分段的作業地址空間是二維的。

 

36.   .......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