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網卡工作在 OSI 的第幾層,有什么功能。
第一層(物理層)和第二層(數據鏈路層)
局域網傳輸介質之間的物理連接和電信號匹配 ,幀的發送與接
收、幀的封裝與拆封、介質訪問控制、數據的編碼與解碼以及數據緩
存的功能。
2、中繼器在 OSI 的第幾層,有什么功能。
第一層(物理層)
局域網上所有節點的中心, 它的作用是放大信號, 補償信號衰減,
支持遠距離的通信。
3、集成器在 OSI 的第幾層,有什么功能。
第一層(物理層)
提供信號放大和中轉的功能 ,它把一個端口接收的所有信號向所
有端口分發出去 ,一些集成器在分發之前將弱信號加強后重新發出,
一些集線器則排列信號的時序以提供所有端口間的同步數據通信。
4、中繼器、集成器的區別。
中繼器與集線器的區別在於連接設備的線纜的數量。 一個中繼器
通常只有兩個端口,而一個集線器通常有 4 至 20 個或更多的端口。
5、交換機在 OSI 的第幾層,有什么功能。
第二層(數據鏈路層)
物理編址、網絡拓撲結構、錯誤校驗、幀序列以及流控 ,目前交
換機還具備了一些新的功能,如對 VLAN (虛擬局域網)的支持、對
鏈路匯聚的支持,甚至有的還具有防火牆的功能。
6、交換機與集成器的區別。
交換機 (Switch)是一種基於 MAC(網卡的硬件地址)識別,能完
成封裝轉發數據包功能的網絡設備。 交換機可以“學習” MAC 地址,
並把其存放在內部地址表中, 通過在數據幀的始發者和目標接收者之
間建立臨時的交換路徑, 使數據幀直接由源地址到達目的地址。 現在
的交換機分為:二層交換機,三層交換機或是更高層的交換機。三層
交換機同樣可以有路由的功能,而且比低端路由器的轉發速率更快。
它的主要特點是:一次路由,多次轉發。
集線器 (HUB) 是計算機網絡中連接多個計算機或其他設備的連
接設備,是對網絡進行集中管理的最小單元。英文 Hub 就是中心的
意思,像樹的主干一樣,它是各分支的匯集點。 HUB 是一個共享設
備,主要提供信號放大和中轉的功能, 它把一個端口接收的所有信號
向所有端口分發出去。 一些集線器在分發之前將弱信號加強后重新發
出,一些集線器則排列信號的時序以提供所有端口間的同步數據通
信。
7、沖突域與廣播域的概念。
沖突域(物理分段):
連接在同一導線上的所有工作站的集合,
或者說是同一物理網段上所有節點的集合或以太網上競爭同一帶寬
的節點集合。 這個域代表了沖突在其中發生並傳播的區域, 這個區域
可以被認為是共享段。 在 OSI 模型中,沖突域被看作是第一層的概念,
連接同一沖突域的設備有 Hub,Reperter或者其他進行簡單復制信號
的設備。也就是說,用 Hub 或者 Repeater連接的所有節點可以被認
為是在同一個沖突域內,它不會划分沖突域。而第二層設備(網橋,
交換機)第三層設備(路由器)都可以划分沖突域的,當然也可以連
接不同的沖突域。 簡單的說, 可以將 Repeater等看成是一根電纜, 而
將網橋等看成是一束電纜。
廣播域:
接收同樣廣播消息的節點的集合。如:在該集合中的任
何一個節點傳輸一個廣播幀, 則所有其他能收到這個幀的節點都被認
為是該廣播幀的一部分。 由於許多設備都極易產生廣播, 所以如果不
維護,就會消耗大量的帶寬,降低網絡的效率。由於廣播域被認為是
OSI 中的第二層概念,所以象 Hub,交換機等第一,第二層設備連接
的節點被認為都是在同一個廣播域。 而路由器,第三層交換機則可以
划分廣播域,即可以連接不同的廣播域。
8、路由器在 OSI 的第幾層,有什么功能。
第三層(網絡層)
連通不同的網絡、選擇信息傳送的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