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腦機學習者Rose整理發表於公眾號:腦機接口社區(微信號:Brain_Computer).QQ交流群:903290195
10-20系統簡介
10-20系統電極放置法是國際腦電圖學會規定的標准電極放置法。額極中點至鼻根的距離和枕點至枕外粗隆的距離各占此連線全長的10%,其余各點均以此連線全長的20%相隔,如下圖所示。因此命名為10-20系統。
注[奇數表示大腦左側,偶數表示大腦右側。左右側各取8個電極,加上前后位上的額中點(Fz)、中央點(Cz)、頂點(Pz)以及兩個耳電極共21個電極。如下圖所示]
10-20系統的電極位置主要以顱骨為參照,並不因個人頭圍或頭型的差異而有所不同。10-20系統電極位置描述如下:
前后矢狀線:從鼻根至枕外粗隆取一連線,在此線上,由前至后標出5個點,依次命名為:額極中點(Fpz)、額中點(Fz)、中央點(Cz)、頂點(Pz)、枕點(Oz)。額極中點至鼻根的距離和枕點至枕外粗隆的距離各占此連線全長的10%,其余各點均以此連線全長的20%相隔。
橫位:從左耳前點(耳屏前顴弓根凹陷處)通過中央點至右耳前點取一連線,在此連線的左右兩側對稱標出左顳中(T3)、右顳中(T4)、左中央(C3)、右中央(C4)。T3、T4點與耳前點的距離各占此線全長的10%,其余各點(包括Cz點)均以此連線全長的20%相隔。
側位:從Fpz點向后通過T3、T4點至枕點分別取左右側連線,在左右側連線上由前至后對稱地標出左額極(Fp1 )、右額極(Fp2 )、左前顳(F7)、右前顳(F8)、左后顳(T5)、右后顳(T6)、左枕(O1)、右枕(O2)各點。Fp1 、Fp2點至額極中點(Fpz )的距離與O1、O2點至Oz點的距離各占此連線全長的10%,其余各點(包括T3、T4)均以此連線全長的20%相隔。
其余的左額(F3)、右額(F4)點分別位於Fp1、Fp2與C3、C4點的中間;左頂(P3)、右頂(P4)點分別位於C3、C4與O1、O2點的中間。
10-20系統中數字與字母
數字代表的含義:
左腦單數,右腦雙數;
/代表中間,例:C3/T3就是指兩點之間的中間地點;
-代表涵蓋兩點或相連的所有點,例:C3-T3代表涵蓋這兩點;
字母代表的含義:
F: 額葉(Frontal lobe)
Fp:前額葉(Frontal poles)
T: 顳葉(Temporal lobes)
O: 枕葉(Occipital lobes)
P: 頂葉(Parietal lobes)
C: 中心部(Central) 或感覺運動皮層(sensorimotorcortex)
Z: 零點(zero)即左右腦中心
案例說明:
如上圖,將從鼻根至枕外粗隆的前后連線稱為矢狀線,將雙耳前凹之間的左右連線稱為冠狀線。兩條線的焦點在頭頂為Cz電極的位置。
矢狀線由前到后依次為Fpz、Fz、Cz、Pz和Oz,除Fpz與鼻根,Oz與枕外粗隆的距離為矢狀線長度的10%外,其余點間距為矢狀線長度的 20%;沿着冠狀線,從左耳前凹10%處,依次為T3、C3、Cz、C4、T4,各點之間的距離均為冠狀線長度的 20%。其他各點的位置如上圖所示。其中,用阿拉伯數字表示電極,左半腦為奇數,右半腦為偶數,A1、A2 分別代表左右耳垂,外側到中線數字逐漸減小。
位置說明:
電極名稱、腦部位、編號以及代號間的對應關系如下表:
常見腦表面部位涉及的術語:
參考
1.https://www.diytdcs.com/2012/07/1020-system-electrode-distances/
2.基於流形學習的腦電特征提取方法及應用
腦機接口 QQ交流群:903290195
更多分享,請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