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 配置 vsftpd


以下是Linux 新手的啰嗦。 這個ftp 配置搞了我幾天。后面再繼續寫kubernetes 和 docker 相關的。自已整理,一切以簡單易用為目標。

前面有幾個相對不怎么需要配置的步驟。

1. 安裝vsftpd 服務端 (如果有就不需要再安裝了)

yum -y install vsftpd

2. 安裝后啟動服務

systemctl start vsftpd

3. 設置為開機啟動

systemctl enable vsftpd

到這里。主動模式應該就能直接訪問了。 但上傳和下載應該還是有問題

 

下面的都是配置(包括添加用戶。分配權限。設置ftp的訪問模式...)

添加用戶組 ftpgroups 這個隨意命名

groupadd ftpgroups 

 

添加用戶並分配到新的組  如果說目錄沒有那就使用 mkdir /home/ftp/ 創建目錄就行了。

目錄的權限分配到ftpgroups組下的用戶ftpadmin。個人理解。

useradd -d /home/ftp -g ftpgroups ftpadmin

 

更改用戶的登錄模式,ftp用戶不需要登錄系統。

usermod -s /sbin/nologin ftpadmin

設置密碼。需要輸入兩次密碼。含有確認一次。
passwd ftpadmin

更改目錄及子目錄的所屬用戶 -R 代表目錄及子目錄

chown -R ftpadmin /home/ftp

更改目錄訪問權限(讀、寫、執行之類的)
chmod 777 /home/ftp

使用 vim 或者 vi 編輯 vsftpd.conf 文件 。  我這個是個人剛弄的服務器。所以沒啥資料,搞壞了就重裝。如果有資料建議先備份

cp /etc/vsftpd/vsftpd.conf /etc/vsftpd/vsftpd.conf.bak  這個bak 隨意命名。你記得就行了。

vim /etc/vsftpd/vsftpd.conf

vim 中輸入 a, i, o 中任意鍵進入編輯模式。 

以下是我的CentOS 7.x 服務器的一些改過動配置。簡而言之。除了這些其他的基本可以不動。 這里面的每一項。文件里面都有說明。這里不一一解釋。本着簡單易用的方式,我也沒細看。。

anonymous_enable=NO

ascii_upload_enable=YES
ascii_download_enable=YES

chroot_local_user=YES
chroot_list_enable=YES
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新增 

allow_writeable_chroot=YES

這下面配置的是被動模式。我就是被這個破配置搞了幾天。一直不能在windows上進行訪問

pasv_enable=YES
pasv_min_port=33000
pasv_max_port=33020

按 ESC退出編輯模式並輸入 :wq 保存並退出 

接着編輯 chroot_list
vim /etc/vsftpd/chroot_list
添加一個用戶
ftpadmin

保存
:wq

 

接着編輯 vsftpd

vim /etc/pam.d/vsftpd

注釋下面這行內容
#auth required pam_shells.so

還是保存

:wq

 

防火牆端口。21是主動模式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21/tcp --permanent

要編輯防火牆了。所以先看看 防火牆是不是開着的。我就直接啟動服務了。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ervice

添加被動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33000-33020/tcp --permanent

刷新配置
firewall-cmd --reload

最后重啟吧

reboot

 

補充:如果使用有問題。可以查查下面的。

setsebool 是用來修改SElinux策略內各項規則的布爾值。這里把ftpd的訪問權限放開。

setsebool allow_ftpd_full_access on

 

順帶提一下多用戶,其實就是把上面添加用戶以及分配文件夾的過程走一下。

以添加網站ftp 文件夾為例

useradd -d /home/wwwroot -g ftpgroups website

usermod -s /sbin/nologin website

passwd website

chown -R website /home/wwwroot

chmod 777 /home/wwwroot

 

然后可以使用新賬號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