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的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統計顯示,截止2019年,中國網民規模達8.54億人,較2018年年底增長2598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61.2%,較2018年年底提升1.6個百分點。隨着網絡信息化時代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的也慢慢形成了一種趨勢,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和個人都參與其中。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如今中國的電子商務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要活躍。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消費者在2018年總共花費了13500億美元,超過美國和英國的總和。
那么中國消費者為何如此熱衷於網購呢,第一點價格低廉,網絡平台最主要就是省去了店面成本,這也是線下商超最大的成本,這樣商品的價格就會比線下很多,同樣的商品而電商平台卻比商超便宜很多,這就促使消費者在網上購物;第二點方便,很多消費者沒有時間去商超購物,而網上平台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一點為消費者節省了很大的時間。
在中國的未來五年,電子商務的步伐似乎不會放緩,該行業預計每年將會增長20%,據估計,到2020年,手機網購將占到中國電子商務總量的74%。這種增長不只是因為個人消費水平提升的推動,還主要得益於成熟的線上購物模式、龐大的交易量、供應鏈的快速創新,以及社交媒體、內容電商和其他渠道的整合。
面對這么龐大的消費市,場傳統企業轉型電商是勢在必行的,有的傳統企業在剛開始做電商時,急於求成,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代運營公司身上,一味的燒錢,結果也是可想而知,從長遠的角度來說,傳統企業想要做好電商,必須是把眼光放遠,立足於打好基礎,把人才培訓出來,這樣才能走得更穩更遠。龍象網絡為想要轉型電商的傳統企業總結了幾點建議:
1、電商門檻低技術含量高
電商,本質上說其實就是一個銷售渠道而已。但是在互聯網下,這個銷售渠道可能對於企業的發展來說確實至關重要,甚至可以左右企業長遠發展的,許多傳統企業認識到這個問題。於是也在想着建設電商部門去拓展自身的銷售渠道,雖然,電商系統在網上很容易就能下載一套,找幾個懂技術的人就可以把架子搭起來。但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簡單的。要想把電商做好,首先是品牌很重要。初期的會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去讓自身的品牌深入人心。同時要想在初期把流量和銷量做上去就必須有大量的促銷活動,這里的營銷成本是非常大,可能在很長時間都不會盈利,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傳統企業如果想做電商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心里准備,至少在技術和資金上要做好准備。
2、電商不僅僅是一個網店
在電商的背后是整個運營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的轉變。如果僅僅是開一個網店,只是把自己的產品拿到網上去賣而已。對於其背后的改變意義是沒有多大的,那么這傳統企業的轉型之路還是很渺茫的。因為對於互聯網轉型來說,電商不僅僅是一個銷售渠道,同時也是一個聯系客戶的通道,在不斷的與客戶打交道的過程中,了解客戶的需求,與客戶產生互動,並改進自身,這才是真正完成了互聯網轉型。
3、管理變化
如果傳統企業決定轉型了,那么切記的是在管理上不要再按照傳統企業的思維去管理了。互聯網的精神是什么?平等、協作、開放和自由。不管是對於員工來說,還是對於客戶來說都是這樣的。企業要結合互聯網的趨勢,因地制宜的制定自身的發展道路。要在互聯網中這個大社區中,去主動和客戶進行交流和互動,從而了解客戶的最新需求。切忌人雲亦雲,照搬抄襲。
綜上所述傳統企業轉型電商是必然之勢,但是也不能盲目的全身投入,要結合市場是自身的情況制定一套屬於企業自己的電商方案才是明智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