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Base64是什么?
⑴Base64是網絡上最常見的用於傳輸8Bit字節碼的編碼方式之一,Base64就是一種基於64個可打印字符來表示二進制數據的方法。
⑵Base64編碼是從二進制到字符的過程,可用於在HTTP環境下傳遞較長的標識信息。采用Base64編碼具有不可讀性,需要解碼后才能閱讀。
⑶標准的Base64並不適合直接放在URL里傳輸,因為URL編碼器會把標准Base64中的“/”和“+”字符變為形如“%XX”的形式,而這些“%”號在存入數據庫時還需要再進行轉換,因為ANSI SQL中已將“%”號用作通配符。
㈡Base64編碼的規則

㈣Base64的相關知識
⑴在Base64中的可打印字符包括字母A-Z
、a-z
、數字0-9
共有62個字符,加上+
、/
共64個字符,實際上還有一個字符=
來作為后綴。
比如:編碼Man
⑵當Base64對一個二進制數據進行編碼時,每6個位元為一個單元,對應某個可打印字符。3個字節有24個位元,對應於4個Base64單元,即3個字節可由4個可打印字符來表示,所以最少要24個比特位。如果不足24位,就在后面補0,后面補的0就會用=
來表示,所以=
也只會在最后面。
⑶Base64加密原則:
6bit(原8bit)一個字節,不足的位數用0補齊,兩個0用一個=表示。
⑷Base64編碼原理:
Base64編碼的思想是:采用64個基本的ASCII碼字符對數據進行重新編碼。
①將需要編碼的數據拆分成字節數組,以3個字節為一組,按順序排列24位數據,再把這24位數據分成4組,即每組6位;
②再在每組的的最高位前補兩個0湊足一個字節,這樣就把一個3字節為一組的數據重新編碼成了4個字節;
③當所要編碼的數據的字節數不是3的整倍數,也就是說在分組時最后一組不夠3個字節,這時在最后一組填充1到2個0字節,並在最后編碼完成后在結尾添加1到2個=號。
⑸A和BC的編碼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