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基礎概念: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協議)是一種內部網關協議(IGP),是一種動態路由選擇協議,用於自治系統(AS)內的路由信息的傳遞。RIP協議基於距離矢量算法(DistanceVectorAlgorithms),使用“跳數”(即metric)來衡量到達目標地址的路由距離。范圍限制在15跳(15度)之內。
BFD基礎概念:
- BFD是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的縮寫,它是一個用於檢測兩個轉發點之間故障的網絡協議,在RFC 5880有詳細的描述。
- BFD是一種雙向轉發檢測機制,可以提供毫秒級的檢測,可以實現鏈路的快速檢測,BFD通過與上層路由協議聯動,可以實現路由的快速收斂,確保業務的永續性。
- BFD Echo報文采用UDP封裝,目的端口號為3784,源端口號在49152到65535的范圍內。目的IP地址為發送接口的地址,源IP地址由配置產生(配置的源IP地址要避免產生ICMP重定)。
實驗要求:
1、如網絡拓撲圖所示,在網絡中 4 台路由器通過 RIP 協議實現網絡互通,其中業務流量進過主鏈路 R1---R2---R3 進行傳輸。要求提高從 R1 到 R2 數據轉發的可靠性,當主鏈路發生故障時,業務流量會快速切換到另一條路徑進行傳輸。
2、采用如下配置思路配置 RIP 與動態 BFD 聯動:
- 在各接口上配置 IP 地址,使網絡可達。
- 在各路由器上使能 RIP,基本實現網絡互連。
- 在 R1 和 R2 上配置 RIP 與動態 BFD 聯動,通過 BFD 快速檢測鏈路的狀態,從而提高RIP 的收斂速度,實現鏈路的快速切換。
網絡拓撲圖:
操作步驟:
1、配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
<Huawei>sys [Huawei]sysname R1 [R1]int g0/0/1 [R1-GigabitEthernet0/0/0]ip add 192.168.1.1 24 [R1-GigabitEthernet0/0/0]int g0/0/1 [R1-GigabitEthernet0/0/1]ip add 192.168.2.1 24
其他路由器配置類似。
2、配置路由器的 RIP 基本功能
[R1]rip 1 [R1-rip-1]version 2 [R1-rip-1]network 192.168.1.0 [R1-rip-1]network 192.168.2.0 [R1-rip-1]quit
其他路由器配置類似。
3、查看路由器的 RIP 鄰居關系及路由表
[R1]display rip 1 neighbor

[R1]display ip routing-table

4、測試主鏈路故障之后的 RIP 收斂時間
在 R1 上使用 ping-c 1000 172.16.1.2 命令來檢測路由的連通性,並一直持續發包,在路由器R2 接口 g0/0/2 上 shutdown,觀察 R1 上的路由聯通性 Request timeout!的時間變化,延遲不超
過 100ms。如果未啟用 BFD 的聯動性,則可能要等待兩分鍾以上的時間才能重新 ping 通。

5、在 R1 和 R2 上配置所有結構的 BDF 特性
[R2]bfd [R2-bfd]quit [R2]rip 1 [R2-rip-1]bfd all-interfaces enable [R2-rip-1]bfd all-interfaces min-rx-interval 100 min-tx-interval 100 detect-multiplier 10 [R2-rip-1]quit
路由器 R1 配置類似。
6、和步驟 4一樣方法,測試主鏈路故障之后的 RIP 收斂時間,可發現網絡恢復時間變快,會在 100 毫秒以內。(經測試,模擬器中時間會長一些)在 R1 的 BFD 會話信息,可以看到
R1 和 R2 的 BDF 狀態是 down。

7、查看 R2 的 RIP 路由表,可發現去往目的地 172.16.1.0/24 的下一跳地址是 192.168.2.2,接口是 G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