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響應狀態代碼代表http請求是否已經完成。
響應分為五種:信息響應(100-199),成功響應(200-299),重定向(300-399),客戶端錯誤(400-499),服務器錯誤(500-599)。詳見: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Web/HTTP/Status,本篇文章只整理幾個常見的響應代碼。
200:請求成功,請求方法為get或post或head或者trace。
201:請求成功並創建一個資源,請求方法為post或put。
202:請求收到但未響應。
204:服務成功處理了請求但是不返回實體內容。
205:服務成功處理了請求但是不返回實體內容且要求請求者重置請求視圖。
207:返回消息體為XML。
400:語義錯誤,服務器無法理解此次請求。無效請求,服務器還沒接到該請求,由於前端封裝的字段類型有誤導致。
401:當前請求需要驗證, 即需要類似Authorization 頭信息。
403:服務理解請求但是拒絕執行。通常是無權限、黑名單、ip過於頻繁訪問等原因導致。
404:請求失敗,請求資源找不到。類似於腳本未被定義.
405:請求方法不被接受,比如某個接口只能用post請求,但是用了get請求,則會報405。
407:當前請求需要驗證,代理服務器必須以Proxy-Authorization 信息頭驗證。
408:請求超時。表示客戶端取消了請求或未能發送一個完整的請求。
413:請求提交的實體數據過大。
414:uri請求過長,這種情況可將get請求改為post請求。
415:請求提交的實體格式不對,比如某個接口只支持XML,提交格式為JSON則會報錯。
423:資源被鎖定。
429:請求次數過多。
431:請求頭字段過大。
451:非法資源。
500:服務器遇到了不知如何處理的情況。主要錯誤是服務器內部錯誤,主要為用戶權限的問題導致,或者是數據庫連接出現了錯誤。
501:服務器還是不具有請求功能的,而且是沒有實施的,可以用來HttpWebRequest指定一個UserAgent來試試的,可以換電腦來測試一下,可以換不同類型瀏覽器測試。
502:網關錯誤。可能原因:鏈接超時、服務器請求鏈接過多導致服務器無法正常響應。
503:服務器正在維護或者暫停了,或者是cpu占用的頻率大導致的。
504:請求超時,表示服務器一直在等請求響應回來但是等不到了。
505:http的版本是不受支持的,需升級瀏覽器。
507:服務器有內部配置錯誤
常見的想了解的http響應碼已經整理完畢,更多響應碼的資料可以查看此網站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Web/HTTP/Status,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