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雲數據中心代替傳統數據中心
2013年IBM與AWS CIA項目案例
1、技術展現。2、技術解決方案。3、服務水平保障。4、公司管理。
縱向拓展向快速水平擴展演進。
案例分析:
演進分析:傳統數據模式主要特點市孤島式、煙囪式。從PC--X86--小型機--大型機歷經了上個世紀到這個世紀初,2009年以前是主要的發展和建設模式。
2009年以后發生重大變化,整個IT技術向雲的方向發展,從縱向拓展向橫向擴展演進。
集中化、虛擬化、雲化、大數據。
X86架構化、硬件重構,數據中心整合、計算虛擬化、軟件定義(SDS,SDN,SDC)、服務驅動、分布式架構
二、傳統數據中心組成
結構:基礎設施層、機房配套層、平台軟件層、應用軟件層
特點:垂直化(業務增加時需要不斷擴充機房位置及增加新的硬件設施,存在業務割接風險)、初基礎設施層為共享外,其他層均為各
自供給各自業務使用,平台不能共享。
提供硬件服務
三、雲數據中心組成
AWS雲數據中心組成:大型數據中心+邊緣數據中心互聯
提供的IT服務:計算、存儲、網絡、數據庫、管理等服務。
水平擴展含義:1、技術上的平滑擴展(降低風險)。2、水平擴展設備低成本。3、資源的彈性使用。
水平擴展特點:高可靠、資源共享、高效、低成本、彈性
雲數據中心核心:雲操作系統。即:傳統DC+OS=雲DC
核心能力:水平擴展能力。
雲數據中心建設模式:軟件與平台解耦,統一的雲基礎設施不再只為一個應用提供IT支撐。
Saas發展最早、Pass最慢、LaaS最成熟。
四、傳統DC與雲DC區別、、、價值問題?
雲數據中心:X86架構
特點:資源供給速度:分鍾級。使用率:資源使用率達60%。擴容模式:垂直擴容至水平擴容。成本:小型X86化。維護效率:提升3倍以上。
價值:雲數據中心可以提供企業級的資源共享。可以把閑置的、被浪費的、資源利用率的的設備重復利用起來。相當於沒有新購置機器就能享受到新機器的資源。
水平拓展帶來的資源彈性和杜絕浪費。
雲DC關注的問題:
降低成本:雲數據中心高效建設問題。提升效率:雲數據中心高效管理問題。縮短上線時間:雲數據中心的敏捷使用問題。
五、雲數據中心建設與演進路線
1、高效建設。快不走彎路、成本低
建設前提:建設標准滿足目標(選好標准)、規划藍圖(制定演進路線)、規定實施路徑圖(統一架構)。
(1)一口氣建設、逐步拓展。
建設雲DC樣板確定服務標准、建設DC企業統一調度平台、向周邊復制強化網絡自動化實現多DC互通、業務雲遷移至雲DC上、持續化經營優化
(2)構建資源池-遷移少量雲業務驗證效果-把多個資源池互聯-多個業務遷移至自己的雲DC上-另一部分業務遷移至公有雲形成混合雲數
據中心架構驗證混合雲效果。以點帶面、逐漸滲透通過資源融合的方式演進到雲數據中心架構上。
1、購買雲服務。2、新建雲數據中心整合搬遷傳統數據中心業務。3、根據雲化業務采取逐步滲透,先外逐漸演進核心數據中心。
3個路徑不是絕對分開的,可以同時進行。
六、管理好雲數據中心
建設-管理-運行
全局管控平台實現自動化統一下發放、管理、運維。被動變主動。
全球資源可視化(清楚看到每個服務器運行狀態)、運營數據健康體檢(異常波動、故障評估、Top分析、工作負載、失衡度)。
Day and night(日出日落運行)、被動運維變主動運維是雲數據中心穩定運行的關鍵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