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楚 Python 的迭代器、可迭代對象、生成器


很多伙伴對 Python 的迭代器、可迭代對象、生成器這幾個概念有點搞不清楚,我來說說我的理解,希望對需要的朋友有所幫助。

1 迭代器協議

迭代器協議是核心,搞懂了這個,上面的幾個概念也就很好理解了。

所謂迭代器協議,就是要求一個迭代器必須要實現如下兩個方法

iterator.__iter__()
Return the iterator object itself.

iterator.__next__()
Return the next item from the container.

也就是說,一個對象只要支持上面兩個方法,就是迭代器。__iter__() 需要返回迭代器本身,而 __next__() 需要返回下一個元素。

2 可迭代對象

知道了迭代器的概念,那可迭代對象又是啥呢?

這個更簡單,只要對象實現了 __iter__() 方法,並且返回的是一個迭代器,那么這個對象就是可迭代對象。

比如我們常見的列表就是可迭代對象

>>> l = [1, 3, 5]
>>> iter(l)
<list_iterator object at 0x101a1d9e8>

使用 iter() 會調用對應的 __iter__() 方法,這里返回的是一個列表迭代器,所以說列表就是一個可迭代對象。

3 手寫一個迭代器

迭代器的實現有不同的方式,相信大家首先能想到的就是自定義類,我們就從這個說起。

便於說明,我們手寫一個迭代器,用於生成奇數序列。

按照迭代器協議,我們實現上述的兩個方法。

class Odd:
    def __init__(self, start=1):
        self.cur = start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self

    def __next__(self):
        ret_val = self.cur
        self.cur += 2
        return ret_val

終端里,我們實例化一個 Odd 類得到一個對象 odd

>>> odd = Odd()
>>> odd
<__main__.Odd object at 0x101a1d9b0>

使用 iter() 方法會調用類里的 __iter__ 方法,得到它本身

>>> iter(odd)
<__main__.Odd object at 0x101a1d9b0>

使用 next() 方法會調用對應的 __next__() 方法,得到下一個元素

>>> next(odd)
1
>>> next(odd)
3
>>> next(odd)
5

其實,odd 對象就是一個迭代器了。

我們可以用 for 來遍歷它

odd = Odd()
for v in odd:
	print(v)

細心的伙伴可能會發現,這個其實會無限的打印下去,那怎么解決呢?

我們拿一個列表做做實驗,先得到它的迭代器對象

>>> l = [1, 3, 5]
>>> li = iter(l)
>>> li
<list_iterator object at 0x101a1da90>

然后手動獲取下一個元素,直到沒有下一個元素為止,看下會發生什么

>>> next(li)
1
>>> next(li)
3
>>> next(li)
5
>>> next(li)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StopIteration

原來列表迭代器會在沒有下一個元素的時候拋出 StopIteration 異常,估計 for 語句就是根據這個異常來確定是否結束。

我們修改一下原來的代碼,能生成指定范圍內的奇數

class Odd:
    def __init__(self, start=1, end=10):
        self.cur = start
        self.end = end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self

    def __next__(self):
        if self.cur > self.end:
            raise StopIteration
        ret_val = self.cur
        self.cur += 2
        return ret_val

我們使用 for 試一下

>>> odd = Odd(1, 10)
>>> for v in odd:
...     print(v)
...
1
3
5
7
9

果然,和預期一致。

我們用 while 循環模擬 for 的執行過程

目標代碼

for v in iterable:
	print(v)

翻譯后的代碼

iterator = iter(iterable)
while True:
	try:
		v = next(iterator)
		print(v)
	except StopIteration:
		break

事實上 Python 的 for 語句原理也就是這樣,可以將 for 理解為一個語法糖。

4 創建迭代器的其它方式

生成器其實也是迭代器,所以可以使用生成器的創建方式創建迭代器。

4.1 生成器函數

和普通函數的 return 返回不同,生成器函數使用 yield。

>>> def odd_func(start=1, end=10):
...     for val in range(start, end + 1):
...         if val % 2 == 1:
...             yield val
...
>>> of = odd_func(1, 5)
>>> of
<generator object odd_func at 0x101a14200>
>>> iter(of)
<generator object odd_func at 0x101a14200>
>>> next(of)
1
>>> next(of)
3
>>> next(of)
5
>>> next(of)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StopIteration

4.2 生成器表達式

>>> g = (v for v in range(1, 5 + 1) if v % 2 == 1)
>>> g
<generator object <genexpr> at 0x101a142b0>
>>> iter(g)
<generator object <genexpr> at 0x101a142b0>
>>> next(g)
1
>>> next(g)
3
>>> next(g)
5
>>> next(g)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StopIteration

4.3 怎么選擇

到現在為止,我們知道了創建迭代器的 3 種方式,那么該如何選擇?

不用說也知道,最簡單的就是生成器表達式,如果表達式能滿足需求,那么就是它;如果需要添加比較復雜的邏輯就選生成器函數;如果前兩者沒法滿足需求,那就自定義類實現吧。總之,選擇最簡單的方式就行。

5 迭代器的特點

5.1 惰性

迭代器並不是把所有的元素提前計算出來,而是在需要的時候才計算返回。

5.2 支持無限個元素

比如上面我們建立的第一個 Odd 類,它的實例 odd 表示大於 start 的所有奇數,而列表等容器沒法容納無限個元素的。

5.3 省空間

比如存 10000 個元素

>>> from sys import getsizeof
>>> a = [1] * 10000
>>> getsizeof(a)
80064

列表占用 80K 左右。

而迭代器呢?

>>> from itertools import repeat
>>> b = repeat(1, times=10000)
>>> getsizeof(b)
56

只占用了 56 個字節。

也正因為迭代器惰性的特點,才有了這個優勢。

6 一些需要注意的細節

6.1 迭代器同時也是可迭代對象

因為迭代器的 __iter__() 方法返回了它自身,而正好它本身就是個迭代器,所以說迭代器也是可迭代對象。

6.2 迭代器遍歷完一次就不能從頭開始了

看一個奇怪的例子

>>> l = [1, 3, 5]
>>> li = iter(l)
>>> li
<list_iterator object at 0x101a1da90>
>>> 3 in li
True
>>> 3 in li
False

因為 li 是列表迭代器,第一次查找 3 的時候,找到了,所以返回 True,但是由於第一次迭代,已經跳過了 3 那個元素,第二次就找不到了,所以會出現 False。

因此,記得迭代器是「一次性」的。

當然,列表是可迭代對象,不管查找幾次都是正常的。(不好理解的話,想想上面 for 語句的執行原理,每次都會從可迭代對象那通過 iter() 方法取到新的迭代器)

>>> 3 in l
True
>>> 3 in l
True

7 小節

  • 實現了迭代器協議的對象都是迭代器
  • 實現了 __iter__() 方法並返回迭代器的對象是可迭代對象
  • 生成器也是一種迭代器
  • 創建迭代器有三種方式,生成器表達式、生成器函數、自定義類,看情況選擇最簡單的就好
  • 迭代器同時也是可迭代對象
  • 迭代器是「一次性」的

前面 3 小項是重點,這 3 點理解了,其它的也都能領會。搞清楚標題的那幾個名詞的概念的自然也沒有問題。

8 參考

原文鏈接:http://www.kevinbai.com/articles/25.html

關注「小小后端」公眾號,更多干貨等着你喔!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