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介紹一下jmeter各個元件的執行順序:
先來對各種元器件進行一個分類:
取樣器(HTTP請求 、FTP請求 、TCP取樣器、 JDBC Request )
邏輯控制器(循環控制器、隨即控制器、while控制器、如果(if)控制器)
定時器(固定定時器、Uniform Random Timer 、統一隨機定時器)
斷言(響應斷言、XML斷言、JSON斷言、XPATH斷言、大小斷言)
監聽器(圖形結果、聚合報告,查看結果樹、jp@gc-hits per second、jp@gc-connect times over time)
配置元件(CSV數據文件設置、HTTP請求頭、HTTP Cookies管理器、HTTP請求默認值)
來看看元件的執行順序,元件執行順序的規則很簡單,在同一作用域名范圍內,測試計划中的元件按照如下順序執行。
(1)配置元件(config elements )
(2)前置處理程序(Per-processors)
(3)定時器(timers )
(4)取樣器(Sampler)
(5)后置處理程序(Post-processors) (除非Sampler 得到的返回結果為空)。
(6)斷言(Assertions)(除非Sampler 得到的返回結果為空)。
(7)監聽器(Listeners)(除非Sampler 得到的返回結果為空)。
關於執行順序,有兩點需要注意:
* 前置處理器、后置處理器和斷言等元件公能對 取樣器作用,因此,如果在它們的作用域內沒有任何取樣器,則不會被執行。
* 如果在同一作用域范圍內有多個同一類型的元件,則這些元件按照它們在測試計划中的上下順序一次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