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載
首先在指定的目錄下進行下載redis安裝包,下載命令: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4.0.9.tar.gz
如果執行命令提示:bash: wget: 未找到命令
因為下載使用wget命令報錯,安裝相關插件,在控制台執行命令:yum -y install wget
安裝成功后,再次執行下載安裝包命令: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4.0.9.tar.gz
二、安裝
下載成功后,對tar包進行解壓操作:tar -xzvf redis-4.0.9.tar.gz
解壓成功后,在安裝包所在目錄下對redis文件進行編譯,執行命令:make,如果執行過程只發生錯誤 提示如下,則需要手動安裝gcc編譯器
/bin/sh: cc: 未找到命令
make[1]: *** [adlist.o] 錯誤 127
make[1]: 離開目錄“/usr/local/redis/src”
make: *** [all] 錯誤 2
提示gcc命令未找到,手動安裝gcc編譯器即可:執行命令:yum install -y gcc g++ gcc-c++ make
安裝完成后,再次執行:make
如果遇見 致命錯誤:jemalloc/jemalloc.h:沒有那個文件或目錄
解決辦法: 執行 make MALLOC=libc
此時有可能提示警告,忽略不計即可。
編譯成功后,進入src文件夾,執行make install進行Redis安裝。
如果make install 執行提示:make: *** 沒有規則可以創建目標“instal”。 停止。。一般是權限問題
解決辦法:執行 sudo make install
安裝成功后,在src目錄下執行:./redis-server
三、部署
為了方便管理,將Redis文件中的conf配置文件和常用命令移動到統一文件中 ,redis 安裝目錄下本身是沒有bin和etc文件夾的,需要手動創建下相關文件夾。
[root@localhost redis-4.0.9]# mkdir bin
[root@localhost redis-4.0.9]# mkdir etc
將當前目錄下的redis.conf文件移動至etc下,方便統一管理:mv redis.conf /usr/local/redis-4.0.9/etc/
將src目錄下的mkreleasehdr.sh redis-benchmark redis-check-aof redis-check-rdb redis-cli redis-server到/新建的bin目錄下。
執行命令: mv mkreleasehdr.sh redis-benchmark redis-check-aof redis-check-rdb redis-cli 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4.0.9/bin
設置成功之后,啟動redis只需要到bin目錄下,執行:./redis-server
再次啟動redis: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4.0.9/etc/redis.conf
四、修改密碼
編輯/etc/redis.conf文件,將requirepass 123456 設置成123456 密碼便修改成了123456
五、設置后台運行
redis安裝成功后,默認是不在后台運行,即關閉客戶端后redis便停止運行了。
設置redis啟動就默認后台運行:找到redis.conf 並修改 daemonize no 為 daemonize yes ,這樣就可以默認啟動就后台運行。
啟動redis客戶端切換到redisbin目錄下輸入:./redis-c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