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常用命令 :
redis-cli 客戶端連接
ping 測試鏈接是否正常(返回PONG說明正常)
quit 退出鏈接
echo 打印(eg:echo 'hello world')
select 選擇數據庫(redis不支持自定義數據庫,以編號命名,有0-15共16數據庫)
dbsize 當前數據庫中key的數量
info 服務器基本信息
keys * 取出當前匹配的所有key(與*之間有空格)
keys "master_*" 取出當前以"master_"開頭的匹配的所有key
type+鍵名 返回鍵的類型
monitor 實時轉儲收到的請求
flushdb 清空當前數據庫(慎用)
flushall 清除所有數據庫(慎用)
move+鍵名+數據庫 移動某鍵到某庫(eg:move name 2)
exists+鍵名 檢查當前的key是否存在
config get 獲取服務器的參數配置 (eg:config get loglevel) loglevel有: notice | warning
config set 設置服務器的參數配置(只有部分命令能夠這樣設置 eg:config set loglevel warning)
config get databases 獲取服務器數據庫數量配置
config get requirepass 獲取redis 配置里的密碼
config set requirepass 給redis設置密碼(eg: config set requirepass ^i@love&dengle$)
auth+密碼 認證授權此密碼 (eg: auth ^i@love&dengle$)
monitor 命令監控(需要兩個redis-cli窗口)
slowlog get 獲取當前耗時的命令的日志
redis中有刪除單個Key的指令DEL,但好像沒有批量刪除Key的指令,
不過我們可以借助 Linux 的管道命令和參數xargs來完成這個動作
注意:這個是在redis外面,即linux命令行執行
如果redis-cli不在當前目錄,需要寫上redis-cli的完整路徑。
redis-cli keys "*"| xargs redis-cli del
(eg: redis-cli keys 'mas_*' | xargs redis-cli del) 批量刪除鍵名前綴為'mas_'的數據
redis-cli -h IP名 -a 密碼 keys '*' | xargs redis-cli -h IP名 -a 密碼 del
————————————————
版權聲明:本文為CSDN博主「ly_dengle」的原創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及本聲明。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LY_Dengle/article/details/52755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