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康波周期,把握住一次,足以改變命運!


在這里和大家重溫一下周金濤的演講!

首先聲明: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先簡單介紹下濤神:

周金濤,1972年7月出生於天津,畢業於南開大學。自2005年以來,在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國際比較以及經濟周期理論兩個重點研究領域取得明顯成果,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結構主義經濟學分析框架,成為市場獨立的宏觀策略分析流派,並引領了市場的研究趨勢。

可惜,天妒英才,2016年12月27日,中信建投首席經濟學家周金濤因病去世,享年44歲。

 

他的原文演講較長:

大致總結

在世界經濟周期運動中最長的周期是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它的一個循環是60年,大家知道一個人的自然壽命主階段大約是60年。中國講六十甲子,循環一次就是一個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它分為回升、繁榮、衰退、蕭條。

人生就是一次康波,三次房地產周期,九次固定資產投資周期和十八次庫存周期,人的一生大致就是這樣的過程。

  1. 各位80后,房地產可能在2022年左右見底,之后又開始20年一個周期的回升期。

  2. 2019年應該經濟衰退信號明顯,貿易爭端,世界格局動盪,此時減少股票持倉,改為價值投資黃金、白銀更為穩妥。等待最佳的股票抄底時機!

  3. 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經濟,歷史的車輪總是向前轉動,經濟繁榮總是一浪高過一浪,垃圾股票千千萬,定投上證、A50、美股指數更為正確。

報告原文雖然很長,但是絕對值得閱讀和仔細推敲。人生的這一次康波旅行,你可能抓住一次,就足以改變你的階級地位。

力薦大神之作

也許看了大神之作,能讓你所處的階級往上提升一個level。想獲得《濤動周期論》高清圖書,長按識別以下二維碼,關注公眾號並回復“濤動周期論”,即可獲得!推薦購買正版紙質書!

報告原文

目前在座各位經歷的是從衰退到蕭條的轉換點,在座各位未來十年,注定在蕭條中度過,這是康德拉季耶夫不可改變的規律。不用太久,2017年中期,大家就可以知道我的判斷對與不對。因為我曾經在2007年的時候判斷2008年將發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衰退一次沖擊,就是大家看到的次貸危機。

2014年10月份,我發表報告認為2015年二季度將發生二次沖擊,二季度之后股市暴跌,人民幣貶值,這些都是有規律可尋的,這個都是大家可以看到的。

2017年中期或三季度之后,我們將看到中國和美國的資產價格全線回落,2019年將出現最終低點。那個低點可能遠比大家想象的低。這就是我現在可以告訴大家的康波理論。

 一個康波的運動是由技術創新推動的,本次康波1982年開始回升,大家知道1975年到1982年是上一次康波的蕭條階段。如果了解世界經濟史的人應該知道,全球滯脹,美國、英國做供給側改革。所以就是,我看大家很興高采烈地談論供給側改革的問題,供給側改革是全球進入蕭條的標志,似乎沒有必要興高采烈的,這個實際上就是真的談到供給側改革,一定要進入蕭條的。

那么繁榮階段是從1991年到2004年,美國的信息技術泡沫就是康波繁榮的標志,當美國的信息技術泡沫破滅之后,后面經濟又增長了七八年,所以2008年之前是世界經濟在本次康波的黃金階段。

從2004年到2015年,這個應該是本次康波的衰退期,衰退期能看到的就是雖然經濟增長不怎么樣,但是我們還能夠從資產價格中獲得很大的收益,這個大家應該能夠感受到。比如我們的股市、債市,2009年以來都是,大的角度來看都是上升趨勢,都是有利可圖的,這是康波中的衰退階段。

到了 2015年的時候,我有一個判斷,2015年是全球經濟及資產價格的重要拐點,過去6年投資看一個指標就是央行政策,美國、中國央行不斷放水,你就有錢抓。這是過去6年投資的唯一標的,就是寬松。

大家發現今年放水不管用了,這就是資產價格的轉換點。我看去年大家討論資產方,資產方就是我錢多,但是沒有收益率,這是很危險的信號,這是一個轉折點。

轉折點意味着未來四到五年的總體的資產收益率不僅不賺錢,甚至可能要虧損。我在去年年底給各個機構的建議是要做好大幅降低資產收益率的心理預期的准備,同時要做好應對未來在2017年到2019年可能發生流動性危機的准備。所以我覺得今天的會議是很好的,為什么呢?因為我覺得如果現在大家通過發債能圈錢應該多圈點,到2019年你應該能感受到參加今天這次會議的意義。我奉勸大家,比方說,如果想發債最好發五年的,2018年之后就能夠體會我說的這番話的意義。

2015年之后應該進人全球康波的蕭條階段,在康波的蕭條來臨之前,會發生哪些現象?這些現象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到了,我們覺得自己手中有很多流動性,大家這個流動性過去6年還通過炒股票賺到錢。大家2015年開始不賺錢,怎么辦?我需要為我手中的錢保值,所以大家想了一個辦法就是買進一線城市核心區域的房地產。

第二個辦法搞點新興產業,很多人投了新三板。從我的本心出發,這兩個辦法都是消滅中產階級財富的方法。我自己投資的紀律是2014年之后不買房,現在是中國房地產周期反彈階段,就是只有一小部分漲,所以大家看到的一定是熊市中的反彈。怎么辦?賣,不應該買,炒股票的人全都理解這個最簡單的道理,所以現在應該是房地產的兌現階段。

第二個大家追逐的新興產業是互聯網+ ,因為我是研究長波理論的,我看得很清楚,實際上所謂的互聯網+,就是本次康波的技術創新、信息技術的最后成熟階段。大家知道信息技術爆發期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以美國為主導國展開。當技術從主導國傳導到中國,擴散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中國作為本輪康波中的追趕人,那么這個技術在中國還有什么前途可言?

一個技術當它在追趕國的滲透程度達到了無孔不入的時候,一定到達了它生命周期的最后階段,這個技術后面就是一個成熟並衰落的趨勢。

所以我在前期跟朋友說2016年和2017年是新三板的兌現階段,能不能兌現要看你的命運了,這個東西不是我能夠左右的。

當大家看到這兩個現象的時候,意味着康波要進人蕭條期。2016年到2017年是一次滯脹, 一旦滯脹,會發現你手中持有的流動性差的資產可能就沒人要了。在這個階段之后,將進入貨幣消滅機制,就是這些資產的價格將下跌。

康波理論告訴我們每一次的康波蕭條都是一次滯脹展開,滯脹之后就是消滅通脹的階段。所以未來可能大家突然會覺得我手中的流動性資產不夠或者沒有。這也是讓大家趕緊發債的原因,你可以有現金流用,甚至以現在低的價格買進資產。

到2025年,都是第五次康波的蕭條階段。

第四次康波的蕭條在一九七幾年,第三次是一九二幾年,就是美國的大蕭條,康波理論描述了一套世界經濟的長期運轉的過程。我們作為一個人如何在這樣的過程中來規划你的人生財富呢?以我的長期研究來看的話,你的人生機會基本上是由康波的運動給予的。

十年前你在中信建投證券找了一份工作不是太重要,十年前在中信建投證券旁邊買一套房子真的很重要!因為中信建投在北京朝陽門,現在房子漲十倍,大家掙十年也掙不到。人生的財富不是靠工資,而是靠你對於資產價格的投資。你對資產價格的投資有什么時間規律呢?一定是低點買進才有意義,這個時候買進房子沒有什么意義。

在一個人60年的人生主要階段中,其中30年參與經濟生活, 30年中康波給予你的財富機會只有三次,不以你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40歲以上的人,人生第一次機會在2008年,如果那時候買股票、房子,你的人生是很成功的。以后2008年之前的上一次人生機會是1999年,4 0歲的人抓住那次機會的人不多,所以2008年是第一次機會。第二次機會在2019年,最后一次在2030年附近,能夠抓住一次,你就能夠成為中產階級,這就是人生發財靠康波的道理。巴菲特其實沒什么,為什么能夠投資成功,原因就在於他出生在第五次康波周期的回升階段,所以他能成功,如果是出生在現在一樣不會成功,這個就是由你的宿命決定的。

為什么在那個年代美國會出現比爾蓋茨,這個是因為技術創新是在那個年代展開的,現在中國出不了比爾蓋茨,你的人生機會由康波的運動決定。有人覺得自己很牛,有很大的本事,能賺很多的錢,事實上每個人都是在命運中運行。這就是我研究完經濟周期以后非常相信的一點,人的生命都是宿命的。最簡單的就是1985年之后出生的人,現在30歲以下的人,注定你的人生機會第一次只能在2019年出現,35歲之前出現。所以現在 25歲到30歲的人,未來的5年,只能好好工作。因為買房什么都不行,這個就是由你的人生財富命運所決定的,這個是沒有辦法的。

我剛才給大家講這些東西的意思是說,我們在做人生財富規划的時候一定要知道每個人都是在社會的大系統中運行,社會大系統給你時間機會你就有時間機會。這個大系統沒給你機會,你在這方面再努力也是沒有用的。

作為一個人,你的人生的財富有哪些?理論上只能有這么幾類:

第一類就是大宗商品,這個實際上大家不要小看。在60年的巡回中,大宗商品是最暴利的行業。就像剛才講的,中國人覺得最爆發的是煤老板,原因就在此。因為大宗商品的牛市是幾十年出現一次,我們這次的大宗商品的牛市是2000年到2002年,這次處於康波的衰退階段。第四次康波的衰退階段,發生於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也是大的商品牛市,所以我們說商品是最暴利的資產。

在座各位你所經歷的第五次康波,商品的牛市已經結束,所以以后不可能依靠商品取得暴利。2011年至少到2030年,商品的走勢都是熊市,所以不可能在商品方面取得大的收益的。你說能不能做空,不行!2015年之前商品可以做空,2016年之后不能再做空,即使未來商品走的是熊市。所以在座各位的人生的最主要資產,不管是否曾經擁有,后面不可能再有,這是第一類。

第二類資產是房地產,就是經濟周期理論中的枯枬周期。房地產周期20年輪回一次,一個人當中可以碰到兩次房地產周期。

為什么呢?

一個人的一生作為群體來講會兩次買房,第一次是結婚的時候,平均27歲。第二次是二次置業,為改善性需求,是在42歲左右。一個人的消費高峰,最高峰出現在46歲的時候,46歲之后這個人的消費就往下走,你的消費逐漸由房子這些變成醫療養老。

那么房子在一生中大致會被消費兩次,大概20年一次。房地產周期也是20年輪回一次。中國本輪房地產周期1999年開啟,按照房地產周期規律分為三波,第一波是2000年到2007年,2009年之后又漲一波,2013年2014年一波,三波上去,作為全國來講,房地產周期的高點基本確立,報告中判斷2014年是中國房地產周期的高點,后面價格下來。

但是到2015年的時候大家突然發現,房子又好賣了,2016年一線城市核心區域房地產暴漲,但這不是房地產重新開始,而是B浪。全體城市的房子能漲才是牛市,垃圾股不漲,一小部分股票漲不是牛市,這是房地產周期的B浪反彈。

所以2017年上半年左右,中國的這次反彈會結束。如果你擁有城市的核心區域的房地產,並且不是自住房,我認為應該在未來的一年之內賣掉,這就是我對於大家的建議。你賣掉這個房子之后你會發現你可以買到好多很便宜的資產,這個性價比已經發生變化,這個就是你的房地產周期。不要以為房地產賣出去買不回來,這個世界上沒有只漲不跌的東西。

2019年房價會是一個低點,2017年、2018年房價是要回落的。一個房地產周期的循環就是這樣,20年的循環,15年上升,5年下降,美國也是一樣。2007年美國房子開始跌,跌到2011年附近觸底反彈。大家到美國買房有點不一樣,我的研究主要就是全球大類資產配置,美國歐洲都研究,中國在世界的東半球,美國在西半球,東西半球的房地產周期起點差十年。中國房地產的起點是2000年,美國是2010年,2010年之后美國出現房子的牛市,2017年是第一波的高點,如果到美國買房,也可以再等等,現在也是第一波的高點。大家現在買也不會被套,因為上升期還沒有結束。

所以大家看作為廣義的大眾來講,不管你的知識怎么樣,你跟大媽沒有區別。這種意思就是說這種東西跟智商沒關系,這個就是你的人生的機遇,就看你能不能把握。

人的一生當中,房子是最核心的資產,商品不一定能綁住,房子至少一輩子搞兩次,這是第二類資產。

第三類資產是股票,股票不是長周期問題,隨時波動,這個在我們周期中沒法明確定義。

第四類資產就是藝術品市場,像古玩、翡翠這類東西,過去一些年漲得很快的,反腐之后下降得厲害,世界上就沒有只漲不跌的東西,你的人生資產總會在漲漲跌跌中度過。作為人生財富規划你要明確現在這個時點應該做什么

我的看法是,未來五年是資產的下降期,這個時候大家盡量持有流動性好的資產,而不要持有流動性不好的資產。像高位的房子就是流動性不好的資產,還有一級市場的股權也是流動性不好的資產。為什么提新三板,因為流動性很差,想賣很難賣。

在未來的投資,大家一定注意,賺錢不重要,第一目標是保值,第二是流動性。這兩個是未來五年大家在投資的時候,我覺得一定要非常注意的一個核心的問題。這個也就是用康德拉季耶夫理論進行人生規划。

60年波動中會套着三個房地產周期,20年波動一次;

一個房地產周期套着兩個固定資產投資周期,10年波動一次;

一個固定資產投資周期套着三個庫存周期。

人生就是一次康波,三次房地產周期,九次固定資產投資周期和十八次庫存周期,人的一生大致就是這樣的過程。

關注“程序員之道”公眾號,加入我們,一起無止境學習吧!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