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安裝步驟
下載arm-linux-gcc-4.5.1安裝包
解壓
最好在/usr/local/下新建一個文件夾/arm,然后再把安裝包解壓到/arm下,要記住解壓的這個路徑,之后添加環境變量時要用到。用下面命令解壓
sudo tar -zxvf arm-linux-gcc-4.5.1... .tgz -C /usr/local/arm/
解壓之后會發現在/usr/local/arm路徑下已經有了/opt文件夾了,/opt文件夾里面還嵌套着幾層文件夾,路徑很長,不方便記憶及使用,不妨去掉幾層路徑,只保留/4.5.1這層。於是將文件夾/4.5.1復制到/usr/local/arm下
sudo cp -r /4.5.1 /usr/local/arm
此時,把/usr/local/arm下的/opt刪除,只保留/4.5.1這個有用的即可,於是,編譯器的安裝包的路徑為/usr/local/arm/4.5.1
添加環境變量
sudo vi /etc/environment
在最后添加下面這句
:usr/local/arm/4.5.1/bin/
更新
source /etc/environment
然后用下面這句查看是否添加成功
echo $PATH
添加庫
目前為止,即使添加並更新了環境變量,也不一定能夠正常使用。因為此時還是和x86存在一定的關系,還必須使用x86提供的一些庫,才能讓這個交叉編譯器運行起來。要想運行這個交叉編譯器,必須要有32位庫的支持,然而,64位的機器默認是沒有32位庫的,所以要在64位機器上添加32位庫。用下面這兩條語句添加
sudo apt-get install libc6:i386
sudo apt-get install lib32z1
檢查是否安裝成功
arm-linux-gcc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