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句分析-中國教育技術層面已經走得太快了,‘靈魂’跟不上了


有教育專家撰文指出:“教育走得太快,靈魂跟不上了。”該文摘要如下:

教育的問題出在哪里?教育的核心問題不是出在我們的術、不是出在我們學生的能力、不是出在改革、不是出在技術層面,而是我們的教育缺乏靈魂的東西。中國的教育技術層面已經走得太快了,“靈魂”跟不上了。

柏拉圖說過一句話:“教育非他,乃心靈的轉向。”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寫了一本書《教育就是解放心靈》。解放心靈,按柏拉圖的語境來說心靈究竟應該轉向哪里?我認為是轉向愛、轉向善、轉向智慧

適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每一個學生成才的途徑和方式都沒有確定的指向。 

教育的新常態就是要摒棄浮躁、功利,回歸到教育規律,慢慢地、靜靜地、悄悄地做,不浮躁、不顯擺,一定會有我們想要的結果。那個時候我們的孩子不管是分數、才能,還是能力都很好,他們的靈魂也很豐滿。

亞里士多德曾說過:“教育必須基於三個原則;中庸、可能和適當。”

“中庸”,用孔子的話說就是“去其兩端,取其中而用之”,總之不偏左不移右、不偏下不偏上,守中為上。做教育不要太過頭了,也不要不夠。什么叫過頭?在技術層面上不斷地改,改得我們老師都不知道怎么上課了,領導也不知道怎么布置工作了,就是過了頭,忘記了還有教育規律,還有教育自身內在的東西

“可能”是指我們要知道孩子的未來具有一切可能性,現在他所學的甚至他的才能,他的分數,都不能代表他今后能做什么,會做什么。但我個人認為這些都不能丟,這樣才能夠確保未來的可能性存在。 

“適當”,指教育的方式方法要符合規律,要適合孩子。不要看到鄰居家的孩子琴棋書畫什么都學,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學。這樣思考問題就錯了,不適合他的學了沒用,一定要讓孩子學他內心喜歡的東西。

蒙田說:“教育不是為了適應外界,而是為了自己內心的豐富。”古希臘哲學家西塞羅說:“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擺脫現實的奴役,而非適應現實。”如果—味去適應外界社會,結果就把社會最亂的東西學會了,主流價值卻全部忘了

 

“給定資料6”中說“中國教育技術層面已經走得太快了,‘靈魂’跟不上了。”請根據“給定資料6”,指出這句話的含義。(10分)

要求:全面、准確,不超過150字。

我:中國教育在技術層面上不斷的改,改過了頭。忘記教育規律,教育內在的東西。為了適應外界社會,忽略主流價值,沒有轉型心靈的愛,善,智慧。照成了浮躁,功利,盲目跟風,不尊重孩子意願等問題。(忽略了措施)

機構答案:

      一、中國教育:1.過於重視分數、才能、能力,一味適應外界現實,忘記主流價值。2.忽視未來可能性和內心喜歡。3.技術層面頻繁改革,擾亂教學秩序,違背教育規律。

       二、我們應:1.解放心靈,轉向愛、善、智慧,因材施教;注重內心豐富和讓學生擺脫現實奴役。2.摒棄浮躁、功利,回歸教育規律;遵循中庸、可能和適當原則。

       參考答案說明:本參考參考答案先通過“過於重視分數”“頻繁改革”等幾方面分析了“中國教育”存在的問題,然后又通過“解放心靈”“因材施教”“回歸教育規律”等幾方面給出了解決對策。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