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Press
官網:https://wordpress.org/
我的博客:https://www.jxtxzzw.com/
最早開始的自然是博客,我是用的 WordPress,因為用的人多,比較傻瓜式,就從它入門了。然后后面慢慢發現自己的需求遠不止它提供的,甚至有些東西裝插件都不夠,就買過 2 個定制主題。再后面發現主題提供的功能也不能滿足我了,我就開始對它進行魔改……
現在已經面目全非了,包括什么僅評論后可見、評論置頂之類亂七八糟的東西。
目前主要傳的是自己做的一些 OJ 題目的題解,一些學習筆記。最吸引訪問量的可能是我們學校有些課程作業的提要,以及我們考試的卷子。因為學校的教材和作業萬年不變,所以每個學期總能吸引一批固定的用戶來訪問,到了快期末考試的時候,甚至還能了解到這個學期他們先考哪門、后考哪門(因為卷子的下載量會劇增,雖然對他們來說是兩三年前的卷子了)。
圖床
GitHub:https://github.com/icret/easyImages2.0
寫文章嘛,總是需要有些圖片,免費的公共圖床有不少,但是總歸不便於管理,所以要自己搭建一個圖床。
網上其實有很多推薦的,比如 chevereto,但是這些圖床又比較強大,我用不到這么多的功能,我只需要簡單地,能夠上傳圖片,然后在別的地方直接用就可以了,那種用戶管理啊、分享啊都不需要。
一開始沒找到好的,就自己寫了一個,非常簡單,HTML 只有一個文件上傳的選項,然后 PHP 保存一下,隨機一個時間戳作為文件名,文件名顯示在頁面上。
就這樣大概用了很長一段時間,終於有一天我實在是忍受不了這個丑陋的頁面,而且我覺得每次上傳文件也挺麻煩的,除了必備的選擇一個圖片上傳之外,我希望:如果剪貼板有圖片,直接 Ctrl+V 就能上傳。支持拖拽上傳。支持批量上傳。
最好,還能直接返回 Markdown 的圖片鏈接,我直接粘貼就能用。
然后就找到了 PicGo 圖床工具,我用過覺得非常不錯,支持阿里雲圖床,操作非常方便。
就這樣又用了很長時間。然后我發現,有人盜圖……可惜 PicGo 不支持自動添加水印,於是我就又開始了折騰之旅。
前前后后大概用過的圖床也快有 10 個了,要么太簡單,要么太臃腫,很難找到符合我預期的。
好在最終找到一個 EasyImage(Powered By icret), 界面非常簡單,沒有任何多余的元素,簡簡單單上傳圖片。
權限管理也恰到好處,可選擇公共上傳、僅管理員可管理,也可以選擇輸入密碼后才能上傳,那就是一個私人圖床了。
還附贈了一個輕量級的目錄瀏覽器。
Terraria、MineCraft
有服務器當然要跟室友一起打游戲了,放服務器上的好處就是,任何人任何時間都可以訪問,不存在什么房主沒空、電腦沒開之類的問題。
之前玩過 Terraria,是跑在自己服務器上的服務端,帶 mods(https://www.jxtxzzw.com/archives/3629),現在在玩 Minecraft,也是搞了一堆模組,比如神秘、工業、林業、豆腐……
不要問我 IP,不要問我 IP,不要問我 IP。我最近一段時間也都比較忙,所以玩得少了,而且主要就還是和室友一起玩,交流比較方便。
GitLab
官網:https://www.gitlab.com
我的GitLab:https://gitlab.jxtxzzw.com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吧,程序員的標配。
有些個人項目,比如學校的大作業啊,還有我用 Vue 寫的個人主頁啊,都需要進行版本管理。
還有一些基於 Git 的筆記軟件,因為是自己的筆記,所以顯然需要一個私有的倉庫。之前是因為怕國內的一些代碼托管的私有倉庫其實也不安全,可能還會什么后門可以訪問,以及那時候 GitHub 還需要收費私有。所以自己搞一個吧,如果有什么需要小組合作的作業,Git 也是方便的。
Resume
網址:https://www.jxtxzzw.com/resume/#/
有時候覺得要有一個門面,來說說關於我自己的故事。
雖然我覺得沒人想聽。
或者也有一個想法,其實是記錄一下自己玩過的游戲、看過的小說,這樣萬一某天忘記了某本小說的內容,還有個地方可以搜一下當時記下的主要內容。
又或者,常讀常新,一旦有了新的感觸,可以看看當年的自己的想法。
順便,可以當做自己的書單,省的自己老是忘記想讀什么書,我這豬腦子。
使用 Vue 寫的,那時候還是 2.0,現在 3.0 都出了。樣式用了 iView。
其實真的寫起來,也就一兩個星期的事情,就基本全部搞定了。白天我在學車,晚上就回家寫寫、畢竟只是一個純前端項目,花不了多久。可能也就是調個 CSS 花的時間有點久。
還有就是 SPA 的 SEO 的問題,至今沒有解決。
主要其實就是一些,自己讀過的學校啊,實習的經歷啊之類的。
獲獎情況我找了 GitHub 上的一個 Vue 實現瀑布流的開源項目,因為我覺得圖片的話用瀑布流顯示會炫酷一點。
還有一個嘛,就是滿足一下我的虛榮心,沒事的時候點進去看一眼,佩服一下我自己。啊哈哈。(趕緊逃
最后有一個想做了很久的,就是足跡地圖。
我想要一個能夠記錄我去過哪些城市的地圖,一直沒找到好的。國內的話基本上是高德地圖,但是他的 API 會把路網信息也一起顯示出來,這個我又不需要。國外地圖的話主要可能是中國地圖不完整的問題,這個不能接受。就算完整,也很少有能夠精確到省的地圖,基本上就是一整個中國地圖。
另外,希望得到的效果是,JS 也好,或者別的 API 調用,能夠把地圖顯示出來,然后去讀我的數據庫,我數據庫給出一對經緯度坐標,之后就在地圖上能夠顯示那個點,表示我去過這個地方。數據和地圖最好是分開的。
所以也就擱置了,草草搞一個,勉強能看。
但是早晚我要重新寫這個部分的。
Matomo
官網:https://matomo.org/
說了這么多,我開始膨脹了。
沒錯,我膨脹了。
我想上天了。
我竟然會想要看自己的訪客有多少。
就搭了一個 Matomo。
最開始用的是 WordPress 的一個插件,叫 WordPress Statistics。
后來看到一個非常強大的,能夠統計訪客停留時間、頁面跳出率、是第幾次訪問等等的信息。
Gitbook
官網:https://www.gitbook.com
我的 GitBook:https://book.jxtxzzw.com/
別看了。
我也不知道要寫什么。
Wallabag
官網:https://wallabag.org/en
算是一個 Self-hosted 的稍后閱讀的服務吧。
其實我的需求很簡單:一,看到好的文章,來不及看,要能夠快速添加到稍后閱讀。二,看到好的文章,要能夠收藏,收藏指的是爬取他的內容,而不是只存一個連接。三,對於收藏的內容,支持全文搜索,支持貼標簽和分類。
Cloud
官網:https://cloudreve.org
先后用過 OwnCloud、NextCloud、Seafile,目前用的是 CloudReve。
本來以為自己會需要一個雲盤,最好是支持同步客戶端的那種。后來發現自己可能並沒有這種需求。雲同步還是老老實實用什么堅果雲啊、OneDrive啊之類的。
我搞一個雲盤主要是有時候需要自己博客加一些附件啥的,全部傳在服務器就沒地方放,硬盤不夠,所以想找一個支持阿里雲 OSS 的雲盤。CloudReve 支持直接往 OSS 存文件,所以現在在當做博客的附件下載中心。而且顏值可以接受。笑。
Office
官網:https://www.onlyoffice.com/zh/
我的:https://office.jxtxzzw.com/
吃內存的超級大戶啊,5G 起步,妥妥的升到了 16G。
對於個人用戶來說,這玩意其實是沒必要的。真的算是一個無用功能。而且搭建極其復雜,我廢了好大勁才把他默認存在 docker mysql 的數據存到了我 localhost 的mysql,又廢了好大勁才搞定跨域等等各種奇葩的問題。
但是既然說了,就說說吧。
我暑假有好幾個地方來回跑:寢室、學習實驗室、家、微軟實習。文件同步其實有 OneDrive,但是微軟嘛,登的是公司賬號,學校實驗室又不想登自己的私人賬號。所以有時候我不知道自己把最新的那個文檔放在哪了,我想要一個能夠集中管理文檔的地方。很顯然我想到了我的服務器,那最好還可以直接網頁端編輯。
編輯的功能有了,協同編輯還遠嗎?正好手頭有一個國創的項目要寫結項報告了,之前我們用的是石墨文檔,一起編輯,然后可以開審閱模式。
另外就是我投出國材料的時候,有些會有非常詳細的個人信息。我又不想把這些放在石墨啊騰訊文檔之類的地方。
於是搞了 Onlyoffice,現在出國的材料,一些信息都直接自己寫,Access Anywhere,需要的話可以直接分享一個只讀的鏈接給中介看。結項報告也可以直接分享給好友。
順便,OnlyOffice 還有一個類似員工管理的功能,我正好把初中高中大學同學的通訊錄導入進去,以后換手機什么的也不愁了。
他還有版本管理,好得很啊?
作為服務器,我用了 KDE + xRDP 的桌面環境,也使得我可以隨時隨地登錄到桌面環境,必要的時候用 wine 掛個 QQ,或者看個視頻,有時候也會當做私有鏡像源來用,把一些常用的軟件安裝包放在上面,或者備份一些有些的存檔啊之類的。
另外還有 3 個以前搭建過,后來也不用了。
一個是 Sync,就是用來完成服務器和個人 PC 之間的文件同步的,相當於堅果雲一類的軟件。
另一個是 Leanote,是一個 Markdown 的筆記軟件,可以實時保存、多人協作、版本管理,后來發現自己其實沒有這個需求,也就不用了。現在個人筆記用的是基於 Git 的 GitNote,而文檔的話用的是 OnlyOffice,如果需要多人協作,和比較熟悉的人我還是用的 Onlyoffice,不過比較正式的話可能會用 Microsoft 或者 Google 的,或者石墨、騰訊文檔。
還有一個可道雲,因為發現自己沒啥需求,基本的服務都在其他地方包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