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發軟件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將編寫好的代碼(Code)保存到一個文件中,這樣代碼才不會丟失,才能夠被編譯器找到,才能最終變成可執行文件。這種用來保存代碼的文件就叫做源文件(Source File)。
我們將在《 編譯和鏈接》一節中講解編譯器的概念。
每種編程語言的源文件都有特定的后綴,以方便被編譯器識別,被程序員理解。源文件后綴大都根據編程語言本身的名字來命名,例如:
- C語言源文件的后綴是
.c
; - C++語言(C Plus Plus)源文件的后綴是
.cpp
; - Java 源文件的后綴是
.java
; - Python 源文件的后綴是
.py
; - JavaScript 源文件后置是
.js
。
源文件其實就是純文本文件,它的內部並沒有特殊格式,能證明這一結論的典型例子是:在 Windows 下用記事本程序新建一個文本文檔,並命名為demo.txt
,輸入一段C語言代碼並保存,然后將該文件強制重命名為demo.c
(后綴從.txt
變成了.c
),發現編譯器依然能夠正確識別其中的C語言代碼,並順利生成可執行文件。
源文件的后綴僅僅是為了表明該文件中保存的是某種語言的代碼(例如.c
文件中保存的是C語言代碼),這樣程序員更加容易區分,編譯器也更加容易識別,它並不會導致該文件的內部格式發生改變。
C++ 是站在C語言的肩膀上發展起來的,是在C語言的基礎上進行的擴展,C++ 包含了C語言的全部內容(請猛擊《C語言和C++到底有什么關系》一文了解更多),將C語言代碼放在.cpp
文件中不會有錯,很多初學者都是這么做的,很多大學老師也是這么教的。但是,我還是強烈建議將C語言代碼放在.c
文件中,這樣能夠更加嚴格地遵循C語言的語法,也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C語言和C++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