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一法國同事的郵件,說客戶那邊索賠€13.215。
心想,親,13歐元也索賠,和過家家一樣,以為是淘寶小二啊,遂不以為意。
而且這客戶算得可真精確啊,小數點后三位都算進去了。轉念又想可能是把稅費加進去了吧。
后來討論一個技術規格時,那邊報2.800kg, 始終覺得不對勁,根據我的算法,應該是2800kg才對,於是寫郵件過去問對方是不是少寫了三個0。對方說,沒啊,我說的就是2800kg。
凌亂了。
和美國人打交道多一點,很少和歐洲人打交道,不是很清楚他們那一套。
經過多次磨合,我終於知道自己被既有的思維定勢局限了,以為全世界都是統一的。
殊不知他們這個點,其實就是我們間隔千位數的逗號。
所以,€13.215其實是€13,215,不是13歐元,而是1.3萬歐元,親!
大家肯定會問,那他們怎么小數呢?
用逗號。
比如他們的1,23就是我們的1.23。
所以他們對於逗號和句點的用法,和我們完全是反過來的。
整理一下:
十二萬三千四百五十六點七八九
中國123,456.789
歐洲123.456,789
如果你是一個剛到歐洲的留學生,在租房合同上寫600.000歐一月就虧大發了,都可以把這間房子買下了。
在網上買東西,你也會覺得奇怪,為啥一個iPhone要8萬歐元。
由於歐元價值比較高,1萬歐的東西不常見,所以很少會看到需要用句點標價的物品。但大家去越南旅游,就可以看到巨額的越南盾也用句點表示,因為越南是前法國殖民地,也是沿用了法國的習慣。下面這張到底是50萬越南盾還是500元越南盾?
去歐洲旅游隨身攜帶的現金超過一定的限額是要申報的,你可能會看到超過€10.000需要申報這種寫法,就會有點不明白。也有老外在網上澄清:
除了歐洲之外,其他國家的寫法是怎么樣的呢?
看下面這張圖,總結用句點和逗號表示小數點的國家。
大家可以看到如下規律:
泛藍陣營:主要是中國和英語國家及其小弟,除了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原生英語國家外,還有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日韓、菲律賓等。
泛綠陣營:剛好和中國相反的,主要是歐洲國家(不包括英國)及其前殖民地,如南美、中美洲。
本人其他高贊回答(歡迎關注公眾號 史蒂芬的專欄(ID:stehouse)獲取更多同款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