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例圖
定義
用例圖是指由參與者(Actor)、用例(Use Case),邊界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構成的用於描述系統功能的視圖。用例圖(User Case)是外部用戶(被稱為參與者)所能觀察到的系統功能的模型圖。用例圖是系統的藍圖。用例圖呈現了一些參與者,一些用例,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主要用於對系統、子系統或類的功能行為進行建模。
構成
用例圖由參與者、用例、系統邊界、箭頭組成,用畫圖的方法來完成
參與者
參與者不是特指人,是指系統以外的,在使用系統或與系統交互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參與者可以是人,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時間或其他系統等等。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參與者不是指人或事物本身,而是表示人或事物當時所扮演的角色。
用例
用例是對包括變量在內的一組動作序列的描述,系統執行這些動作,並產生傳遞特定參與者的價值的可觀察結果。這是UML對用例的正式定義,對我們初學者可能有點難懂。我們可以這樣去理解,用例是參與者想要系統做的事情。對於對用例的命名,我們可以給用例取一個簡單、描述性的名稱,一般為帶有動作性的詞。用例在畫圖中用橢圓來表示,橢圓下面附上用例的名稱。
系統邊界
系統邊界是用來表示正在建模系統的邊界。邊界內表示系統的組成部分,邊界外表示系統外部。系統邊界在畫圖中用方框來表示,同時附上系統的名稱,參與者畫在邊界的外面,用例畫在邊界里面。因為系統邊界的作用有時候不是很明顯,所以我個人理解,在畫圖時可省略。
箭頭
箭頭用來表示參與者和系統通過相互發送信號或消息進行交互的關聯關系。箭頭尾部用來表示啟動交互的一方,箭頭頭部用來表示被啟動的一方,其中用例總是要由參與者來啟動。
作用
用例圖主要的作用有三個:
- 獲取需求;
- 指導測試;
- 還可在整個過程中的其它工作流起到指導作用
E-R圖
E-R圖也稱實體-聯系圖(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提供了表示實體類型、屬性和聯系的方法,用來描述現實世界的概念模型。
它是描述現實世界關系概念模型的有效方法。是表示概念關系模型的一種方式。用“矩形框”表示實體型,矩形框內寫明實體名稱;用“橢圓圖框”或圓角矩形表示實體的屬性,並用“實心線段”將其與相應關系的“實體型”連接起來;
用”菱形框“表示實體型之間的聯系成因,在菱形框內寫明聯系名,並用”實心線段“分別與有關實體型連接起來,同時在”實心線段“旁標上聯系的類型(1:1,1:n或m:n)。
功能結構圖
功能結構圖就是按照功能的從屬關系畫成的圖表,圖中的每一個框都稱為一個功能模塊。功能模塊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分的大一點或小一點,分解得最小功能模塊可以是一個程序中的每個處理過程,而較大的功能模塊則可能是完成某一個任務的一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