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初始類和命名空間


本節內容:

1、剖析Hello,World程序

1.1初始類(class)與名稱空間(namespace)

2、類庫的引用

2.1DLL的引用(黑盒引用)

2.2項目引用(白盒引用)

2.3建立自己的類庫項目

3、依賴關系

4、排除錯誤

 

1、剖析Hello,World程序

1.1、類(class)構成程序的主體

1.2、名稱空間(namespace)以樹型結構組織類(和其他類型)

例如ButtonPath

命名空間可以有效的避免同名的類有沖突。

C#是完全面向對象的語言,整個程序都包含在一個類里面:class Program{}

當有引入命名空間:Using....相當於告訴程序如果我要寫一個類的時候,如果我沒有把這個類的命名空間在類名前標出來,就去我引用的命名空間里面檢索一遍,看哪個命名空間里面有這個類,就用這個命名空間里面的類就可以了。

比如:Console類有兩種引用方式:

第一種:不引入命名空間:System.Console.WriteLine();

如果還要用System里面的類每一次都要向上面一樣在類前加前綴(這叫權限命名),顯得冗余。

那可不可以我寫Console編譯器就知道它是從System里來的呢?

第二種:引入命名空間:

Using System

Console.WriteLine();以后引用System命名空間里面的類就不用加前綴了,這就是引用命名空間的方便之處。

*小技巧:找到某個類的命名空間。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通過文檔來知道,打開導入的本地幫助文檔,搜索該類。

第二種:相對簡單的方法:把鼠標放在這個類上面左下角會出現一個藍色智能標記,有兩個選項:Using SystemSystem.Console分別表示引用命名空間的兩種方法。(編譯器比較聰明猜到了這個類屬於哪個命名空間)

注意不能圖方便把全部的命名空間都引用進來,會發生沖突。因為命名空間以樹型結構來組織類的,

不同的樹型結構也有可能有相同的類存在,這時若使用引入命名空間的方法來引用相關類就容易造成混亂;比如

Path類既屬於System.IO命名空間也屬於System命名空間,則這時就不知道引用哪個命名空間里面的Path類了。

這時應該采用第一種不引入命名空間的方法才能准確的引用不同命名空間相同名字的類。

如:System.Path或者System.IO.Path就可以清楚地區分不同命名空間里面名字相同的類了。

*再比如Button類有十多種,這時就凸顯出了命名空間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命名空間就只能有一個Button類了,有效的解決類名的沖突。

*這樣也給我們一個設計思路,當我們在設計類的時候要給類一個精確地名字同時要非常精確的把它放在它應該在的命名空間里面,這樣既方便自己寫程序,也方便別人用我們程序的時候也能快速和舒服的找到我們的類。比如:自己創建了一個.h文件,在別處引用時不僅要引入頭文件.h還要引入這個自定義類的命名空間,讓他獨一無二。

 

2、類庫的使用

就好比書,雖然知道這本書是哪個圖書館的,如果連圖書館都沒有用可能把書拿出來嗎?

所以有:類和命名空間是放在叫做類庫的地方,類庫就是類和名稱空間的物理基礎

(不同的技術類型的項目會默認引用不同的類庫)

2.1DLL(類庫)Dynamic link library)動態鏈接庫,的引用(黑盒引用,無源代碼)*NuGet簡介.

如果要使用相應的命名空間和類就要先引用相應的類庫。在那里找類庫呢?解決方案->引用,里面的都是你新建里不同類型程序程序默認引用的類庫,雙擊其中一個類庫,會彈出”對象瀏覽器”窗口,其中一層層列出了類庫->各類庫所包含的名稱空間->相關名稱空間包含的類。

*強調一點:不同的項目模板本質上建了項目之后相應地引用了不同技術(比如winformWPF)所需要的類庫。

如果我們除了模板引用的類庫之外還想要引用其他類庫怎么辦呢?日常工作中對類庫的引用就兩種方式:

第一種:是對編譯好的DLL直接引用,這種引用我們叫黑盒引用,因為我們沒有DLL的源代碼;

第二種:我們有類庫的源代碼,然后我們對源代碼進行引用,源代碼是放在項目里面,這叫做項目引用,或者叫白盒引用,能夠看到源代碼的。

兩種引用各有特點。需要注意的是當把DLL拿來之后一定要配一個說明文檔,不然用處不大,因為黑盒引用不知道源代碼就不清楚該DLL有什么名稱空間和類就無法使用。在那里添加類庫?在解決方案->引用->右鍵->添加引用->右下角”瀏覽”添加本地DLL,這樣就把下載來的類庫引用程序了,然后就可以對着說明文檔使用類庫。(同樣可以使用上述方法查看這個類庫有多少個命名空間和相關的類)

*黑盒引用存在的問題,若代碼存在錯誤,無法修改,還能告訴制作類庫的人讓他改了,再編譯出DLL再發給我才行。另一方面,我的程序對這個引入的類庫有了依賴性,即它的類庫有問題我的程序也會有問題,這就是依賴,而在類的級別也會有依賴性,即我的類:如C#程序體都包含在 class Program中,調用了該類庫的類,這兩個類之間也有依賴關系,連為一體,一方出錯,雙方都錯。*寫程序時一定要小心這個依賴關系。這個依賴關系大概有5,6種有的依賴關系很強,有的依賴關系很弱,我們盡量使用比較弱的依賴關系,這樣的話,我的程序就不至於出現某個底層的類出現問題我的上層所有的程序都不能工作。

解決辦法之一,弱的依賴關系:比如可以暫時先用一個相似的類替換該出錯的DLL,再繼續修成程序,等該DLL修改好再繼續使用該類庫。怎么安排?這是比較高級的內容。

可以發現DLL的文檔就是MSDN文檔的縮影:MSDN里面有非常龐大的類庫的文檔,在里面可以查找每一個類的信息,包括方法、屬性、事件等。

想法:本來控制台程序是不能顯示窗口的,但是如果引入相關類,就變得可以顯示窗口了。解決方案->引用->右鍵添加引用->程序集選項卡里搜索System.Windows.Forms,添加該類庫,則該類庫就是我們程序的一部分了,可以自由引用,引用DLL類前,如上面所說的要先,寫命名空間,方式發生沖突:Using System.Windows.Forms;再引用Form類就沒問題了。

使用新潮技術(NuGet)來解決比較復雜的依賴關系問題,程序和類庫有一定的依賴,底層的庫是引用不了上層的庫。因為上層的類庫需要許多底層的類庫支持才能運行,但凡缺少一個底層的類庫沒有引用進來,上層的類庫都不能使用。引用的時候硬盤里面再有重名的類庫或者版本不同的這樣引用起來很可能在程序中引入一些非常難以排除的錯誤。因為這時候你只有DLL,沒有源代碼,幾乎可以說是“蒙着眼睛引用類庫”這是很危險的!特別是對於大型的項目。

解決方法:以一個類庫包的形式放在網上,客戶要用我敲一個命令一組類庫都包含到項目里面去了,不用手動的添加引用類庫,這樣就非常安全,高效,這就是NuGet技術:解決方案->引用->管理NuGet程序包,在這里面搜索相關類庫集合而成的包,安裝它,就會在我們項目的引用里自動添加相關的類庫,而且新添加的類庫都是由NuGet管理不用擔心,版本啊,缺少某個類庫之類的問題了,十分方便。*總結:用NuGet去引用網上一些非常好的類庫。

2.2、項目引用(白盒引用,有源代碼)

自己寫類的時候有命名空間是為了讓別人引用更加方便。一個項目隸屬了多個solution(解決方案)這就項目的重用,當我們擁有別人類庫的源代碼,可以在解決方案右擊->添加->已有項,這樣就可以把別人的項目文件添加到我們的程序里了,此時在右擊引用->添加,在解決方案選項卡就可以看到我們添加的別人項目里的類庫了,選擇添加即可開始引用該項目的類庫。可見同一個解決方案下的不同項目要通過上面的方法才可以使用彼此的類庫。

Debug修的,排錯的找的是Root cause!不要在補丁上打補丁,不在問題根源修復只會越弄越差。

這就是白盒引用。

2.3、建立自己的類庫項目

右擊解決方案->添加->新建項目->選擇類庫(class library)項目,class library它不是可執行的文件,它編譯出來的結果就是DLL(類庫),在生成的CS文件里面進行類庫相關類與方法的編寫。在創建的類庫項目上右擊->生成就會在該項目本地源碼文件夾bin->debug文件夾里面生成DLL(類庫文件)這樣附上使用說明就可以傳播出去了。

 

3、依賴關系

類和類之間是有依賴關系的,類庫和類庫之間也是由依賴關系的,那么如果底層的類或者類庫有問題,那么上層的類或者類庫工作也會不正常,所以依賴關系(也叫耦合關系)是非常重要的。

3.1、類(或對象)之間的耦合關系

3.2、優秀的程序追求”高內聚,低耦合”(教學程序往往會違背這個原則)

高內聚:指一些數據一些功能該屬於哪些類就放到哪些類里面去,要精確的放在這些類里面去,這就叫高內聚;

低耦合:類與類之間的關系盡可能的低,盡可能的松,就叫低耦合。

類庫的設計也是這個原則,一些類該放到哪些類庫里面就放到哪些類庫里面,不要亂放,類庫與類庫之間的關系也盡量是低耦合的,低依賴的。這樣程序結構才會非常清晰。

3.3UML(通用建模語言)類圖:

展現類與類之間的關系。

 

4、排除錯誤

4.1、仔細閱讀編譯器的報錯。

4.2MSDN文檔與搜索引擎結合。

當你看到一大片錯誤的時候不見得真的有這么多錯誤,有的時候就是一個很小的錯誤就造成這么多錯誤,比如:中文的標點符號。(實際上編譯器是有一定智能的如果語句正確,會高亮顯示);真正難排除的錯誤是編譯器認為是對的,但是運行會出錯這就是邏輯錯誤,需要一步步debug來解決。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