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庫設計的基本步驟


按照規范設計的方法,同時考慮數據庫及其應用系統開發的全過程,可以將數據庫設計分為以下 6 個階段:

1.需求分析階段

需求分析是數據庫設計的第一步,也是整個設計過程的基礎,本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對現實世界要處理的對象(公司、部門及企業)進行詳細調查,在了解現行系統的概況、確定新系統功能的過程中,收集支持系統目標的基礎數據及其處理方法

需求分析是在用戶調查的基礎上,通過分析,逐步明確用戶對系統的需求,包括數據需求和圍繞這些數據的業務處理需求

2.概念結構設計階段

概念結構設計階段是整個數據庫設計的關鍵,通過對用戶需求進行綜合、歸納與抽象,形成一個獨立於具體 DBMS 的概念模型
3.邏輯結構設計階段

邏輯結構設計階段將概念結構轉換為某個 DBMS 所支持的數據模型,並將其性能進行優化
4.數據庫物理設計階段

數據庫物理設計階段是利用數據庫管理系統提供的方法和技術,對已經確定的數據邏輯結構,以較優的存儲結構、數據存取路徑、合理的數據存儲位置及存儲分配,設計出一個高效的、可實現的無力數據結構
5.數據庫實施階段

在數據庫實施階段運用 DBMS 提供的數據語言(如 SQL)及宿主語言(如 C),根據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的結果建立數據庫,編制與調試應用程序,組織數據入庫,並進行試運行
6.數據庫運行與維護階段

數據庫應用系統經過試運行后即可投入正式運行,在運行過程中需要不斷對其進行調整、修改與完善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