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N實驗---Mininet的相關命令(待補充完善)


一:補充

(一)推文

openvswitch的原理和常用命令

https://blog.csdn.net/ten_sory/article/details/79593554

(二)回顧:sudo mn --test pingall

 

測試的是一個mininet自帶的簡單網絡拓撲的連通性問題,這個簡單的網絡拓撲結構包含一個交換機s1,兩個主機h1,h2與交換機構成連通網絡

 1.使用mn命令進入測試網絡(上面圖中網絡)

可以查看信息

2.使用links命令查看鏈路連通性

3.使用dump查看各個節點信息

4.使用pingall命令測試各個主機之間是否連通

二:命令圖譜

三:網絡構建參數

(一)topo 

1.單一拓撲:整個網絡拓撲中交換機只有一個,下面可以連接多個主機

2.線性拓撲:可以有多個交換機,但是每個交換機下面只是連接一個主機

注意:網絡鏈路狀態中,links是包含交換機之間也是連通的 s1--s2--s3--s4

3.樹形拓撲

depth設置樹的深度(不含根節點),fanout設置每個節點下的子樹個數(廣度)

4.自定義拓撲(重點)

 

(二)switch

定義網絡拓撲要使用的交換機,后面可以接的參數有:ovsk、ovsbr、ivs、lxbr、user,前面三種均為OVS型交換機,后面兩種分別為內核型(linux bridge)和用戶型(user)交換機。
交換機分類3類:內核型、用戶型、OVS型,其中內核型和OVS型的吞吐量比用戶型大很多,因此一般采用后兩種。
測試三者的TCP bandwidth
sudo mn --test iperf    內核型

sudo mn --switch user --test iperf    用戶型

 

sudo mn --switch ovsk --test iperf        ovs型

 

(三)controller :一般我們不用mininet自帶的控制器,而是自己制定一個遠程控制器

如果--ip和--port省略的話,則默認使用本地ip地址,端口默認使用6653或6633端口號。

(四)mac

使用這個參數可以讓MAC地址從小到達排列,使得復雜的網絡更清晰,容易辨識各個組件的MAC地址。
不使用這個參數的話,復雜的網絡容易混亂。

四:內部交互命令

(一)常用內部交互命令(不可修改網絡結構)

這些命令在 mininet> 命令模式下使用,僅查看網絡設備狀態信息,不對網絡結構進行改變

 

net              查看鏈路信息,兩個設備之間的之間連線,稱為一個鏈路,鏈路是雙向的 nodes           查看有哪些可用節點 links            檢測鏈路是否正常工作 pingall         檢測各個主機之間的連通性 pingpair       檢測前兩個主機的連通性             dump           查看節點信息

(二)采用內部交互命令:可以更改網絡結構的命令,或者是帶參數命令

1.py命令

執行Python表達式,例如添加網絡設備。下面舉例說明:

在mininet自帶的網絡拓撲的基礎上,我們想添加一個主機h3,並且讓它和s1之間連通,且可以和其他兩個主機h1和h2互相ping通。
py net.addHost('h3')                                #給當前網絡net添加新的主機h3 py net.addLink(s1,h3)                              #為主機h3和交換機s1之間添加一條鏈路 py s1.attach('s1-eth3')                             #為交換機s1添加一個接口用於與h3相連 py h3.cmd('ifconfig h3-eth0 10.3')               #為主機h3配置端口及改端口的IP地址 h1 ping h3                                          #重要!!h1知道h3的IP地址,而h3不知道h1的地址,因此需要h1告訴h3的地址 pingall                                             #測試所有主機都是連通的

2.link:設置鏈路狀態

link s1 s2 down/up 禁用/開啟s1和s2這兩個節點之間的鏈路

可以看到,當關閉鏈路s1 s2后,主機h1和h2是無法通信的

3.iperf h1 h2                          測試兩個主機h1和h2之間的TCP帶寬

 

4.iperfupd bw h1 h2             測試兩個主機h1和h2之間的UDP帶寬

一定要加上bw

5.dpctl                             對所有交換機操作流表,包括流表的顯示、添加、修改、刪除,具體用法,參考

6.xterm                             如xterm h1打開主機h1的操作窗口

五:Mininet可視化

(一)啟動Miniedit

 

注意:最好在root權限下運行,在前面加上sudo

(二)自定義創建拓撲,設置設備信息

1.創建拓撲

2.配置設備屬性

配置控制器

右擊設備,出現控制器選項和屬性

配置交換機

注意DPID是16位長度

配置主機

注意:IP配置是根據全局配置中設置的網絡地址設置的

配置鏈路 

miniedit的全局配置

(三)運行拓撲並生成拓撲腳本

運行設置好的網絡拓撲,可在命令行界面顯示出運行的拓撲信息

運行當中,右擊長按,可以查看設備信息
使用圖形界面設置好拓撲后,可以通過選擇File-Export Level 2 Script,將其保存為python腳本,以后直接運行python腳本即可重現拓撲,重現拓撲后可在命令行直接操作
可以通過python 腳本.py或者賦予腳本執行權限chmod +X 腳本.py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